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主办,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承办、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协办的“‘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南亚人文交流--第六届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于2017年18日-1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本次会议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阿富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四川大学、上海社科院、云南社科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四川交响乐团、四川省文联等智库代表、大学、科研机构、文化单位的专家学者约100人出席。
在1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季伟副主任、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玛尼•鲍德尔和巴基斯坦住成都代总领事纳威德•博哈利出席并致辞。
巴基斯坦住成都代总领事纳威德•博哈利在致辞中提到,中巴的友好关系历史悠久,而文化交流是一种无形的交流,它能促进两国在有形的发展,比如经济发展。博哈利还特别强调了巴基斯坦在中国的留学生对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有2000多名巴基斯坦留学生,他们在中国学习中文。其中在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也有不少的巴基斯坦留学生,他们输出巴基斯坦文化,又将中国文化带回巴基斯坦,促进两国交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四川与巴基斯坦的深入交流,博哈利在会上透露,随后将在成都建立“巴基斯坦文化交流中心”。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南亚人文交流机制、中国-南亚教育交流、中国-南亚媒体互动和中国-南亚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等问题展开研讨。
【新闻多一点】
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国内外多家南亚学术机构共同创办的国际合作平台,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的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此前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已分别于2011年11月、2015年12月承办,这是第三次承办中国-南亚国际文化论坛,体现了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在南亚研究、开展中国-南亚交流方面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影响。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前身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加强外国问题研究的指示于1964年成立的印度研究室。1979年,印度研究室扩建为南亚研究所。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于2001年初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11年获批为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2016 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是中国高校系统从事南亚研究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集中、研究资料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科研机构,在全国南亚研究学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国际南亚学界也具有一定影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