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优先理念加快建设“健康幸福首善区”

2017-10-30 16:26:3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座城区,究竟该有怎样一幅和谐发展图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锦江用一项项来之不易的荣誉给出了明确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锦江区区委区政府牢记为民宗旨,不忘初心,提出了加快建设“健康幸福首善区”的目标任务,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去兑现。

居有所安、学有所教、贫有所济、困有所助……一条条给力的“民生政策”,一份份长长的“民生清单”,不仅阐释了区委区政府改善民生不懈怠的为民情怀,也让区域的发展更有温度、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教育,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近年来,锦江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围绕“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目标,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优化优质学校布局,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加快优质品牌建设,推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断满足市民“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预计到2020年,全区将改扩建8所中小学,新建17所公建配套中小学,新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1所;新增教师1200--1500名;实现学前教育幼儿毛入园率100%,实现公益性幼儿园覆盖到100%的街道。

城市治理是城市良性运转的基本保障

锦江区区委区政府在多年社会治理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构建法治、自治、共治、德治、信息化、网格化和系统化“四治三化”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的部署,朝着构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坚定迈进--

为落实居民自治,锦江区围绕“党组织、院落自治组织、物业服务、安全防范、流动人口服务、民生服务管理”等重点升级“三无院落”整治,目前,全区1065个院落(小区)已实现自治组织体系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有党的组织、有自治组织、有服务平台、有居民公约、有自治活动等“五有”目标。与此同时,全区培育的公益服务类、社会事务类、文体活动类、慈善救济类等社会组织已达1056个,每万人拥有数量处在全国前列。

为推进社会法治,锦江区创新“7+3”法治宣传模式,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圈。同时,成立了市民投诉中心,把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大力推进人民调解“随手调”工作方法。

为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全区以“社会服务和管理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建立了以“锦江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锦江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锦江区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锦江区民生服务信息系统”为主体的“一库四系统”信息平台建设。

时至今日,锦江区已初步形成“四治三化”体系,扎实创新的举措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广获肯定。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国际安全社区”“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等荣誉,锦江区法院还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社会要稳定和发展,必须从物质上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基本生活权利

近年来,锦江区委区政府倾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升全市群众的幸福指数。

数据是成绩的体现,近年来,锦江区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财政支出超过70%、总计178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2016年全区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发放低保、大病救助等各类补助2600余万元,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家庭2.2万余户。
(稿件来源:锦江区外宣办)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