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6日至27日,四川省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培训会在成都召开。
本次会议不仅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成都中院、四川发布的相关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讲授经验,更召集了全省21个市(州)、56个省直部门和8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市、区)的有关同志参加培训。他们为何而来?
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如何发力?
明确这五个要求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培训会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建设工作的相关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工作要求和解决措施。
应该怎样促进政务公开,建设让群众满意的政府网站?培训会指出,政务公开作为解决政府公共关系问题的切入点,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政府网站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公开方式水平,增强用户体验、互动和交流。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网站建设工作具体应该如何做?会议明确了五个要求。
一是要强化监督管理,持续扩大公开广度深度。推进形成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相结合的制约机制,保证公开的全面性、彻底性和时效性。
二是要坚持标准引领,促进形成统一规范。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运行、有序开展,不断提升政府网站建管水平。
三是要积极鼓励创新,打造政务公开多维矩阵。灵活地运用和整合现有资源,不断拓展政务公开渠道。
四是要丰富公开形式,满足多元化需求。
五是要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全天候一站式政务服务。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推动政府服务转型升级。
立足实践看发展
专家现身说法来支招
培训期间,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向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副主任、博士张少彤就《政府网站发展指引》作了解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王友奎深入解析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关键点和实践做法;成都中院行政审判庭副庭长李伟东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引发行政诉讼的常见情形及应对措施”作讲解;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就“互联网+”背景下的政务新媒体的应用管理和发展趋势作分享……
对于如何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专家们纷纷来支招!
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副主任张少彤博士表示,《指引》中对政府网站开设范围作出限定,这有利于规范一些地区和部门随意开设政府网站的乱象。他说,有些地区甚至存在一个业务、一个服务就开设一个网站的现象,这样既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又给公众有效获取政府服务造成很大不便,同时大大降低了政府网站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
来自清华大学的王友奎博士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他指出,应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明确互联网+和云计算背景下政府网站的定位、方向、任务、重点、路径等,推进平台向规范化、集约化、智慧化转变;应梳理明确办公室、业务部门、信息化部门、运维团队的职责分工,形成合力;应推进各单位网站有序向统一平台迁移,促进平台集约共享;应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标准规范设计,实现网站内容实用、易用、好用。
四川发布总编辑简文敏就新时代下的政务新媒体发展分享了观点。她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建设理应同步建设,要打造“触手可及的网上政府”。应重视并善用新媒体新介质,借势而为,以政务新媒体的“轻”撬动带来政府的“重”服务。统筹省内政务信息发布渠道、保证信息公开、加强互动交流,走网上群众路线,服务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厘米。
作为全国政务新媒体三甲之一,四川发布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政务新媒体省级第一。简文敏在本次培训会上也分享了四川发布5年以来的尝试与实践,从权威发布、温馨便民、应急引导三大功能出发,立足实例,总结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展望政务新媒体发展新风向。
培训会期间,相关单位就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建设工作作了交流发言,省政府信息公开办主任胥云为培训会作了总结发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