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两河村,欢迎来到电影取景地!

2017-10-20 15:01:19   微观四川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小川川奔赴全省各地,深入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走进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向您发来视频聊天邀请,邀您共度十九大时光!

相信大家近日在央视电影频道
《今日影评》栏目中
已经看到这部“川味”十足的电影了!
没错,它就是电影《家园》
它将于近期公映
↓↓↓

为什么说《家园》“川味”十足呢?
拍摄取景地在成都蒲江县
讲述成都故事
影片演员也全为四川籍
连片中的对白也全是四川方言
看起来,要多巴适有多巴适

电影《家园》剧照

电影《家园》剧照

电影《家园》剧照

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影片《家园》取材于百姓身边故事,以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村支书姚庆英的事迹为创作素材,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回乡青年之间的观念冲突与温情为主线,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几代人的价值观冲突为切入点,创作并塑造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像。

电影《家园》剧照

电影《家园》剧照

长按扫码,获取《家园》的更多信息
↓↓↓

快来围观,电影《家园》取景地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10月18日,四川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电台、网络、手机等不同方式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盛况。

两河村村民集中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直播(村党支部供图)

“我们村的姚书记去北京开会了,我们感到非常高兴。”10月18日,正在收看十九大直播的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村民赵成东自豪地说,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作为十九大代表正在北京参会,这是全村人的光荣。

和赵成东一样感触良多的,还有村民陈江。“观看了开幕会,聆听了十九大报告,感觉很振奋人心。报告说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陈江接受小川川采访

陈江说,村支书姚庆英是全村人的骄傲,“希望姚书记把十九大的精神带回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陈江直言,自己对两河村更美好的明天充满期待,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村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如今两河村村民的日子到底有多红火呢?

陈江说,自从自己把种植柑橘的品种改成了“春见”,第一年就收入了30万。

能不愁卖还多靠村里的帮助。两河村成立了两个专业合作社,一个负责服务村民,包括种植技术、品种改良、新产品培训、果林管理等,都由专业合作社派出专业的人员对村民进行指导,确保果品优良。另一个合作社,则主要对外进行果品的宣传推广,将种植户们的水果进行统一包装、储存、分销,确保销量,效果明显。

两河村如今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

“码”上看更多两河村村民谈幸福生活
↓↓↓

两河村的水果种植(图由蒲江县宣传部提供)

曾经的两河村,村民连热水澡都不能随时洗上,是出了名的穷村弱村;现在的两河村,拥有年产值8600多万元的水果基地,是远近闻名的四好村。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村民们口中常念叨的村支书姚庆英。在电影《家园》中,姚庆英的形象更是由金鸡影后岳红来诠释。

《家园》剧照

“现在两河村的产业发展也是非常好。”姚庆英向小川川介绍,目前,全村建成优质柑橘基地3800多亩(其中西坡果岭柑橘基地有机种植2000亩),年产值6000多万元;建成优质猕猴桃基地800余亩,年产值1600多万元;建成冬草莓基地200余亩,年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新疆等地,供不应求。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家搞产业发展,部分群众还外出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丑柑。

姚庆英

姚庆英说,村支部坚持以“三个引领”(即观念引领、规划引领、产业引领)和党员“四个带头”(带头学技术、带头做示范、带头结对子、带头闯市场)服务于群众。两河村还制定了“五心品质的干部”即公心、真心、爱心、良心、责任心,“三气精神的党员队伍”即正气、锐气、大气,一核多元的治理机制,以支部领导为核心、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经济组织参与、社会组织协助。

谈到对两河村未来的规划,姚庆英非常清晰,她说,两河村还要继续把产业做好。持续发展三大产业,因地制宜根据本村沙地、黑土、黄土性质规划好本村产业发展。大力推行有机种植以及互联互+农户的形式,发展电子商务让村里的农产品进城,让城里的工业品下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让2017全村人均纯收入再上新台阶。

“我们计划还要继续壮大集体经济。”姚庆英说,今年内将利用村集体闲置资源,以股份合作方式新建1600吨的大型冷藏库,对水果进行冷藏保鲜,延长销售周期,提高附加值,以此壮大集体经济,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扩大两河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的两河村非常漂亮(图由蒲江县宣传部提供)

寄语十九大

近年来,按照“三农”工作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四川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作为一位基层村民,陈江感受明显,农业已经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已经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村已经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如今,两河村年收入20至30万元的村民不在少数,好的还可以达到100万。
“产业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好,大家都越来越好。”陈江坦言,对两河村的未来,自己充满了信心,相信在村民不断的努力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大家都将过上好日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