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逐步实现老年体育“城乡一体”

2017-10-17 11:42:17   泸州新闻网

继今年6月底,泸州市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落下帷幕,10月17日至21日,第三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乒乓球交流活动将在泸州举行。活动中,泸州有8名乒乓球运动员组成“四川二队”参赛。全国性老年人赛事落户泸州,是泸州尊老敬老、关心老年人的具体表现,也是泸州老年运动蓬勃发展的最佳体现。

奥体中心 记者 李佑天羽 摄

建设“健康城市” 老年人必不可少

9月30日,全长4.8公里的中心城区漫游步游系统沱江南岸沱江二桥至沱江三桥绿道项目建成投用。国庆期间,不少老年人在此散步、慢跑,尽情享受“慢”生活、“缓”运动带来的生活乐趣。

这是全市加快老年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健身设施的齐备,让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也享受到了实惠。家住龙透关沁园春小区的罗富荣说:“每天沿着漫游步游道走上一段,沿途欣赏沱江美景,呼吸新鲜空气,整个人都觉得精神了很多。”

当前,泸州市正在向建成“健康城市”这个目标发力。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年人必不可少,他们是泸州建成“健康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泸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曾宏说,他们向全市老年人发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倡议书,积极倡导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得到了全市广大老年朋友的响应和支持;同时提倡老年人选择一项活动、加入一个团队、享受一种快乐、收获一份健康,使体育健身活动成为每个老年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为此,泸州去年3月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今年又下发《建立健全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等文件,从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加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对老年人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支持保障等多方面,对泸州市加快加强老年人体育工作提出了意见。

有政策、有阵地,泸州老年体育蓬勃发展。曾宏说,泸州老年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很高,在泸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不少老年人每天都会来打门球、网球,在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四川警察学院运动场等场所,随处可见老年人跑步、慢走和利用健身器材锻炼的身影。

泸州逐步实现老年体育“城乡一体”

除了专门的运动场所外,张坝体育公园、百子图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滨江路休闲文化广场、江阳公园等公共场所,也成为不少老年人练拳舞剑、唱歌跳舞的场地。

除了专门的运动场所外,滨江路等公共场所成为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场地 记者 李佑天羽 摄

曾宏说,城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已免费向老年人开放。通过泸州市文体广局的努力协调,从2016年6月1日起,泸州市奥体公园羽毛球中心、乒乓球中心、网球中心、体育场、体育馆及张坝体育公园定时免费向社会开放,加上泸州建成区内众多公园、广场、绿地、城市健身休闲场所,以及泸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竣工投入使用,泸州城区范围内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

曾宏还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全市乡镇也加大了对文化体育设施场地建设的力度,128个乡镇均建设了老年体育活动场地,包括中心广场、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走廊、活动室等共计11万平方米,特别是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等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篮球场、中心广场、健身器材等运动健身设施,作为必要设施之一进行配置,基本能满足当地老年人健身需求,逐步实现老年体育“城乡一体”。

截至2016年底,泸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有43.52万人。下一步,泸州还将以实现老年人体育工作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有活动、有制度为目标任务,拓展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新领域,探索新路子,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促进老年人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家政、保险、旅游等相关领域交互融通,逐步建成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使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数量逐年递增,老年人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从而让体育健身活动成为老年人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理想途径。(记者 许世智)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