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人社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着眼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聚才用才,改革体制机制用才励才,实现人才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全省人才人事工作硕果累累。9月29日,四川省人社厅举行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才人事新闻发布会,就这五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回顾,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光伟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作主发布,相关业务处(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数读成果
截至2016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304.48万人,比2012年增加 71.58万人,增幅30.7%,高:中:初比例为11:36:53。全省技能人才达到680万人,比2012年增加130万人,增幅23.6%,其中,高技能人才110万人。
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辟人才发展的“快车道”
规划先行
我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对于四川转型发展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出台《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四川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两个《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技能人才总量将分别达到367万人和1000万人,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25.6%和47.1%,规模居西部前列。两个《规划》确立了“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11大人才工程和12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任务。
为人才松绑
出台《四川省扩大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自主权十条政策》,从公开招聘等10个方面全面创新突破,为用人单位“放权松绑”。
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就全省乡镇、贫困县(市、区)、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18条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基层人才匮乏难题。
率先在教育领域下放高校、中小学及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权。
加强职业资格清理工作,共清理取消3个省级部门自行设置并组织实施的18项职业资格,和4个省级单位、地方自行设置的4项准入证、上岗证。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制定《四川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打通了专业技术人才到管理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通道。
制定《关于激励引导教育卫生人才服务基层的意见》等22个涉及公开招聘的专项或综合性政策文件,创新完善了高校、地勘等行业急需短缺人才专项招聘政策,积极探索下放公开招聘权限,切实落实单位的选人自主权。
创新突破吸纳海外人才
实施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川就业试点,允许硕士以上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川就业试点纳入了首批全面创新改革清单,目前,该政策已在全省实施。
在全国率先进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改革试点,通过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办理用人单位注册1100家。
瞄准“高精尖缺”聚天下英才,垒砌人才队伍的“金字塔”
不拘一格聚人才
五年来,累计吸引7.58万名海外人才来川,并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引进800名高端人才和72个顶尖团队,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入选者居西部第一。
围绕培养造就支撑“四川制造”和“四川创造”的高素质产业大军,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就拓展培养平台、提升培养质量、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评价激励机制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五年间,高技能人才年增长量从6.2万人上升至16万人,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总量中的占比从10.2%提高至16.2%。
降低门槛筑巢纳贤,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招考不再难。5年共考录公务员7.9万人,70%以上补充到乡镇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2016年底前,空编的乡镇基本完成补员任务。在84个招人难的县市区,实施“四个放宽、两个面向”考录倾斜政策,即放宽开考比例、年龄、专业、学历,面向本地户籍和在本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藏区面向退役士官士兵考录,拓宽考生来源渠道。
全面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县以下机关公务员晋升职级89306人,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发挥明显。
以用为本聚英才
累计开展国家级、省级高级研修项目、“藏区双百人才培养工程”和全省“四大片区”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研修项目221期。
建有技工院校81所、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培训机构1507个,技能人才年培训能力超过100万人次。
全省大规模培训行政机关公务员约240万人次。打造“公务员大讲堂”示范项目、初任培训示范项目、网络全员培训示范项目和富有四川特色的教育实践品牌。
创新突破吸纳海外人才
积极支持成都、绵阳高新区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吸引留学回国人才达到880多人、创办企业500多家。
建立国家、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70家。
在全国率先会同教育厅、科技厅、民政厅、财政厅、农业厅、住建厅、文化厅、卫生厅等9部门印发了《四川省专家下基层行动工程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国家级和省级专家服务示范活动,组织20余批400多名专家服务团到甘孜、阿坝、凉山、巴中、雅安等老、少、边、穷、灾区开展智力帮扶活动,开展专题讲座1000余场,现场指导200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12万余人次。
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吸附人才的“新磁场”
“互联网+”助力人才成就梦想
建立专家服务基地33个、继续教育基地133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3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703个。
建成全国首家省市两级互联互通的人事考试指挥中心,撰写的人事考试指挥中心标准经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审定,拟作为部颁标准在全国推行。
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拓宽高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工院校全日制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畅通技能人才向机关事业单位流动渠道。
激励人才
我省“万亩重楼”项目获得“中国创翼”创业大赛一等奖,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
集中打造和树立“四川技能大赛”品牌,5年来共举办省级竞赛100余个,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我省选手先后在第42、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得2枚金牌、1枚银牌和2个优胜奖,为中国实现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