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 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二期项目落户南充, 该项目计划投资68亿元, 项目全面达产后, 可实现年产值302亿元。
7月19日 全球首批“龙泉造”东风雪铁龙全新中高级SUV,首台天逸C5 AIRCROSS车型在神龙成都工厂正式下线。
9月14日,成都简州新城管委会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总投资300亿元的三大项目合作协议,包括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项目、成都铭泰汽车文化小镇、吉利新能源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
……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四川重点发展的“7+5”产业之一。近年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沃尔沃、吉利等整车企业落户四川,据统计,2016年,全省实现整车制造131.1万辆,产值2765亿元。日前,四川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汽车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汽车年产能达到400万辆,推动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打造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达到1-2家,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与制造基地。
新能源汽车成“香饽饽” 集中打造1-2户龙头企业
如何在“十三五”期间让四川汽车产业发展不减速?《意见》提出了五个重点任务。打造创新平台,推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在川科研院所共同建立国家级检测中心,建设省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优化产业结构,以中高端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为突破点,瞄准国际、国内知名整车集团,有针对性的跟踪其布局,推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补强产业短板;增强乘用车产能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努力打造“世界汽车品牌生产集聚地”。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在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电器、安全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领域关键零部件档次,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配套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重点零部件企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突破,以建设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试验基地为契机,大力推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推广示范。
此外,五个任务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被《意见》重点阐述。根据《意见》,到2020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能达30万辆,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同时,《意见》明确要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建设以成都为核心,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辐射全省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布局。以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1-2户四川品牌整车龙头企业,培育3-5户知名品牌企业。重点攻克“三电”技术难关,补齐短板,重点培育8-10家知名品牌企业。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全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工业)园区、城镇主干道、旅游观光景区等合理布局加气站和充电基础设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汽车学科专业建设
如何保障“十三五”期间,四川攻克难题,完成目标,《意见》给出保障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和制定汽车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引导企业严格质量控制,加强品牌培育,推进企业创新改革,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研究制定加快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围绕自主创新,统筹安排工业发展、科技研发等专项资金,对建设汽车检验检测、标准试点试验、新产品(含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开发有研发成果的机构以及重点新产品的示范运行、重要标准的制定等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智能网联汽车、节能与清洁能源汽车等研发和产业化项目提供信贷、担保等支持。加强汽车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复合型人才等紧缺人才队伍,扩大培养技艺精湛的制造和维修服务领域的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