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2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高峰论坛在德阳广汉举行。四川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斌以“打造通航‘朋友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四川通航繁荣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交流阐述。
当前,四川航空器研发制造基础雄厚,产业配套体系完整,具备发展通用航空的先天优势。同时,《四川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6-2030)》已经出台,全省通航机场建设渐入佳境,可以预见,一个覆盖全省的,相互交织、互联互通的机场体系将会形成;两个月前,四川低空空城改革已经启动,全省低空空城管理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在推进,四川通航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
陈斌介绍,目前通航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通航机场网络尚在建设,低空空城管理改革尚未完成,低空飞行服务体系还处于规划阶段,通航飞机“飞不出去、落不下来”的现状并未改变。受制于通航文化普及等因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通航消费需求没有释放,通航消费新业态没有形成:通航企业经营艰难,甚至面临生存的威胁,企业整体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难以抵制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风浪。
“紧密合作、抱团取暖应是我们面对市场考验时共同的选择。”陈斌说,希望打造出一个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朋友圈”,改变通航企业“小、散、乱”的现状;打造一个合作共赢、共谋繁荣的“朋友圈”,改变通航基础薄弱、发展受限的现状;打造一个服务大众、勇于创新的“朋友圈”,改变通航市场需求不旺,规模偏小的现状。
在这个“朋友圈”,可以基于各自的产业现场和特色优势,通过项目合资、企业合作、产融结合、军民融合等多种方式,探索有效的合作路径,聚合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在这个“朋友圈”,应是涵盖行业管理、市场主体、金融科研的联盟合作,在此基础上,积极与政府产业规划对接,努力使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全省产业布局协调一致,与通航基础建设相互促进;充分利用“朋友圈”,与旅游、运动、健康等消费热点对接,不断探索通用航空与群众消费相结合的新途径,孵化新业态,推出新产品。
作为四川省政府航空产业的综合投资平台,川航集团正在建设推动四川通航发展的产业平台。陈斌表示,川航集团将未来的通航产业空间布局与四川五大经济区区域特点和未来发展战略相结合,主动顺应、融入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
也就是说,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建设通航产业总部,重点发展空城需求小、产业特定资源要求高的通航产业高端;在川南经济区重点发展实现川南机场“串飞”的短途运输和通航制造业及川南旅游运输航线网联;依托自贡通航产业园,推动以自贡为中心的通航制造业;在川东北经济区打造川东北中心城市与成都、西安等相邻大都市之间,以运输需求为基础的通航载体;在攀西经济区发展旅游、康养紧密结合的通航项目,努力打造攀西通航旅游网络;在川西北经济区建设运输、旅游、无人机项目的综合功能中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