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优”怎么规划?优化方案来了!

2017-09-21 17:43:27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市规划局刚刚发布消息称,备受大家关注的《成都市“中优”规划优化方案》已经出炉,这也是“十字方针”首个完成并稳定的规划落实成果。

据介绍,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局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思路,全面开展规划工作,分类分级细化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按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的规划思路,主要以五环路为界形成“中优”规划范围。涉及“11+2” 的区域结构,面积共1264平方公里。    

目标及思路--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最终实现“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 。

1、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1)降低开发强度:根据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总体格局,优化形态分区;降低住宅基准容积率;降低商业基准容积率。

(2)降低建筑尺度:加强城市形态精准规划,精细化管控,通过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及详细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导则,加强城市建筑尺度管控。

(3)降低人口密度:“中优”区域规划人口密度达到1.58万人/平方公里。

2、提高产业层次

(1)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功能体系,强化“中优”区域“五中心一枢纽”的核心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增长极核,提升产业层次。

(2)疏解非核心区功能:调迁一般性制造业、调迁部分批发市场及仓储物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调迁中等职业教育;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3)优化现有产业业态:优化工业、商办、底商、特色街区。

(4)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从新产业培育入手,加快建设产业生态圈,注入新兴业态,提升产业层次。

3. 提升城市品质

(1)塑造特色: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特色。分片区确定风貌特色;保护18片特色风貌片区及86条特色风貌街道;强化城市天际线及色彩管控。

(2)完善配套:按照国家中心城市标准,建设一批大型公共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3)改善交通:形成以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多网融合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街区制”。

(4)提升环境:提升中心城区水网体系;“中优” 区域增加小游园、微绿地;构建天府绿道体系。

(5)彰显文化:构建”中优“区域历史文化展示体系;加强历史城区格局保护;提升打造浣花溪、少城等文化片区。

近期建设规划:

“中优”区域2017年预计改造老旧院落649个,共计412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53个,共计428万平方米;建设小游园、微绿地128个,共计128万平方公里;打造特色街道52条、改造重要地段37处;打通断头路、堵点81处;调迁批发市场、物流仓储共57个。总体实现“短期内见成效,两年内有较大提升”,全面增强市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并以此为示范,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中优”区域“三降两提”的目标。(记者 袁弘 编辑 刘颖)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