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2012年成都市经济总量是排名第二绵阳市的6倍,人均GDP最低市(巴中)仅为最高市(成都)的1/5,严重制约了四川省经济的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五大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并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推进五大经济区科学发展的机制,五大经济区立足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潜力,发挥比较优势,走出独具特色、竞相跨越的发展之路。
五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首位一马当先、多点多极竞相发展、底部基础不断夯实的多点多极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首位城市领先发展,成都市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70亿元,稳居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位第四。市(州)梯队竞相追赶,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达到15个、增加8个。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过百亿的县(市、区)达到112个、增加38个。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天府新区、攀西经济区发展势头强劲,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五大经济区如何发展?有何成效?
成都平原经济区加快领先发展、转型发展步伐。加快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等创新要素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发展壮大,西部重要的金融、物流、商贸中心加快建设,已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成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首位城市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2016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接近三分之二。
川南经济区加快一体化进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加快多中心城市群建设,一批支撑性、骨干性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取得突破进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页岩气开发利用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加速,“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成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门户。2016年经济总量达5667亿元。
川东北经济区积极融入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依托天然气、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承接重庆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加快北向和东向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2016年经济总量达5382亿元。
攀西经济区加快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批建设,钒钛、稀土、水能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稳步推进,亚热带特色农业和阳光康养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2016年经济总量达2419亿元。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成为支柱产业,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有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初见成效。2016年经济总量达到511亿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