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合拳”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

2017-09-19 17:54:0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6年,四川省在全国首批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5个专项方案,打出了“1+1+5”的政策组合拳,在突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提质量、创品牌和培育新动能”的重点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 关闭煤矿169处

去产能:2013年以来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488户,2016年全省压减粗钢产能420万吨,实现“5年目标1年完成”;关闭煤矿169处、削减煤炭产能2303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去库存: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降至6.8个月,比去年底缩短1.9个月。

降低高杠杆: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58.4%,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

补齐发展短板: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底的750万减至272万。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建立10大主要河流省级河长制,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优良天数率达79.1%,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达标率为72.4%。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旅游总收入7705.5亿

“双七双五”等重点产业发展壮大:2016年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69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7%,七大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9%,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连续5年每年跨一个千亿级台阶,服务业总量跨入全国前十强,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40%以上。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加快:2016年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突破6000亿元。

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2016年旅游总收入7705.5亿元,同比增长24.1%。

质量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产品质量对标试点,发布了14种产品的先进指标体系。加大本土品牌培育力度,评选四川省名牌1569个、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企业4户、“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4个,地理标志产品8个。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132个县、712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3986个产品纳入追溯管理。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 多项改革“一律从简”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调整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430项,省级保留行政许可事项精简为281项,成为全国保留行政许可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全面实施商事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工商登记前置许可从150项精简至51项。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一窗受理、一站服务”等便民举措,取消、简化了一大批不必要的证明和繁琐手续。

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颁布出台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实行企业“在线告知”属地备案。着力取消、下放企业投资核准项目,省级层面核准项目比2014年减少70%。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运行,今年1-8月,四川省入库中央平台项49837 个, 占全国9.03% ,居全国第1位。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意见,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着力营造民间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今年1-8月,民间投资增长8.2%。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