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余万地震捐款如何使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今日首发“四川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求评估报告”

2017-09-05 15:50:17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5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成都召开“需求为本·扶贫重建”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讨会。会议介绍了中国扶贫基金会九寨沟地震救援行动阶段性进展,并现场发布了 《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报告》。

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受九寨沟地震捐赠三千余万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介绍:截止9月1日18时,中国扶贫基金会累计接受九寨沟地震社会各界捐赠3130.93万元(以上数据含认捐未到账款物),累计14.04余万人次参与捐赠。

其中,捐赠资金3123.23万元,捐赠物资价值7.7万元;企业捐赠2619.82万元,公众捐赠511.11万元。已向灾区调拨物资价值67万元,紧急救援阶段救灾总支出共计67万元。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紧急救援阶段工作基本结束,正逐步转入过渡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中国扶贫基金会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需求评估报告》发布五项重要发现

新闻发布会上,西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王德平副教授代表中国扶贫基金会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组发布了 《中国扶贫基金会8.8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报告》,据了解,该报告是选取了四川省九寨沟县、平武县及甘肃省文县三个受灾地区作为调查对象而最终形成的。

《报告》中介绍,通过一周的灾区实地调研评估,评估组有五项重要发现: 一是当地旅游业遭受重创,二是灾区周围务工农户返乡,收入影响很大,三是九黄线沿线农特产品滞销较为严重,四是脱贫农户返贫,脱贫攻坚形势更加严峻,五是灾区周围地质灾害风险加大。

此外,评估组总结出过渡安置时期灾区有五个需求:居住需求、持续物资援助需求、风险防范需求、过冬设备需求、小额金融服务需求;而灾后重建的八个需求是:住房建设与美丽乡村统筹推进的需求、就业帮助需求、农产品销路拓展需求、旧房改造补助需求、村寨微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贫困户厨房厕所改造需求、村寨道路改造需求、边缘弱势群体的服务于照顾需求。

《评估报告》建议,在九寨沟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应继续坚持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彝良地震、芦山地震中一贯坚持的创新、可持续的传统,依据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的需求,遵循重建与扶贫结合原则,依托成熟项目开展重建,重点支持以下五个领域:一是灾区旅游也发展领域,二是电商扶贫领域,三是拓展灾区群众就业渠道领域,四是防灾教育培训领域,五是房屋重建、过冬补助领域。
 
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国扶贫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中国扶贫基金将坚守灾区援助并陪伴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中国扶贫基金会、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团省委、四川省扶贫移民局、捐赠企业代表、受灾地区政府领导等近80人出席本次活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