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达州市经信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内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工作中去,坚定不移的走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的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其实近年来,达州市经信委一直在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今年以来,市经信委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牢固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使达州工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
为此,记者专访了达州市经信委党委书记、主任刘传政,听他来说一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达州经信部门采取了那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下一步又有什么工作计划?
谈措施:
压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
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达州市经信委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近年来,市经信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进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有力助推了美丽幸福达州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市经信委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新要求,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将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市经信委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站、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组织召开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及时学习传达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将工业绿色发展纳入全委中心工作。
然后是强化贯彻落实。根据省上和市上环保工作安排部署,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迅速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先后制发并实施了《达州市燃煤锅炉淘汰和脱硫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方案》、《达州市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达州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整改方案》、《达州市油气回收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清楚、举措有力。
接下来,我们强化了督促检查。聚焦省环保督察反馈给我委的5个问题和涉及全市工业企业的145个问题,组织开展了4次集中督查和8次专项督查,我和分管领导全程参与,市属、县属重点企业全面覆盖,派出检查人员70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80余家,督促企业整改了一大批环境问题。
此外,我们强化了考核问责。压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将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业节能节水、淘汰落后产能等与工业绿色发展紧密相关的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目标绩效考核,对完成情况不好、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进行通报;压紧压实委内科室(站、中心)责任,坚持“责任制+清单制”,制定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加强工作督察督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天天有进展、周周有成效。
谈成效:
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问: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首先,取得的第一成效就是工业企业污染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省环保督察反馈给达州市的涉及工业企业的145个问题,目前已经整改完成133个,同时,我们持续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针对达钢集团等重点企业,我委安排两名同志入驻达钢现场办公,每天巡查所有问题点位,现场督办整改,推动达钢强力整治环境突出问题。
其次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达州工业的环境问题根源在产业结构上,出路在转型升级上。为此,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培育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集群,规模以上集群产业企业数达到244家。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轻工业占比由2013年的14.2%提高到2016年的21.7%。
再次,推动了工业污染集中治理。全市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81.3万平方米。各县市区先后投入4.95亿元用于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达州经开区、通川区、宣汉县柳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所有园区均通过了区域环评。
另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先后淘汰水泥、火电、冶炼等行业31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完成了14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实现了重点企业能效对标全覆盖。217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45台燃煤小锅炉实现淘汰或改造。“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9%,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最后,循环经济得到了加快发展。相关产业、企业之间建立了一定的上下游关系,初步实现循环化、资源化利用。达州经开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
谈计划:
以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
问:对于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经信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答:下一步,市经信委将继续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环保责任,肩负起工业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努力为建设美丽幸福达州作出新的贡献。
一方面,近期来讲,主要是调派精干力量办理好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群众投诉案件,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持续抓好工业企业环保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突破,推动工业企业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另一方面,要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不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整治效果。比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倒逼钢铁、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组织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以火电、水泥行业为重点,推动工业企业加快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淘汰城市建成区内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汽供热。建立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名录,推动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强力整治“散乱污”企业,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的生产企业和生产项目。专项整治重点行业。牵头或配合开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印染、煤炭洗选、砖瓦等行业专项治理,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强力推动大竹、渠县、开江、达川、万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通川、宣汉、经开区园区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稳定运行。
在土壤污染防治上。强化对涉重企业排查监管和污染控制,支持工业企业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大力推进磷石膏、粉煤灰、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不断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