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 构建“绿色巴中”

2017-08-25 16:58:14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条清澈蜿蜒的河流能使一座城充满灵性。巴河围绕着巴城,河边更是市民们散步纳凉的好去处。市民们都说,“河边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更好了。”8月24日至8月26日,10余家中央驻川和省市级主流媒体聚焦四川巴中,就“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进展和成效进行集中采访报道。巴中市委书记罗增斌就巴中落实河长制等工作接受了媒体记者专访,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落实,彰显了守住青山绿水的战略眼界和坚定决心。将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构建“绿色巴中”。

罗增斌在巴河边接受记者采访

巴中河库众多,是渠江的发源地、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秦巴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境内大小河流1100余条、总长4342公里,大中小型水库725座。全面落实河长制,守住一江清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罗增斌表示,党中央、国务院把实施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落实,彰显了守住青山绿水的战略眼界和坚定决心。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没有江河湖系的生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全面落实河长制,有利于维护巴中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让全市河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充分发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罗增斌在巴河边接受记者采访

巴中素有"川东北氧吧"之称。巴中绿色森林资源丰富,巴中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7%。作为巴河的河长,罗增斌说:“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水是工业的血液、城镇的命脉,是巴中绿色崛起的本底。全面落实河长制,有利于保持巴中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优势,构建“绿色巴中”,为推动绿色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等兴市产业发展提供承载空间和良好条件。”

目前,巴中在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罗增斌:全面落实河长制以来,全市共设立河(段)长3574名,累计巡河7万余人次,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未发生重特大水污染事件。具体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成效:一是压实了工作责任。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方案,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清单,明确了职能职责,实现了“压实责任不遗漏、推进工作无死角”。二是整治了突出问题。新建乡镇污水处理站41个、城市污水干管3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6个,对28个污水直排口和5处黑臭水体进行了全面整治;累计拆迁水源保护区内企业6家,关停砂石加工厂6家;划定了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263个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三是创新了工作机制。坚持以“河道警长制”护航、公众监督助力,将落实河长制纳入“市长在线访谈”“阳光问廉”等问政栏目,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群众监督。坚持以依法治理保障河长制,制定实施了《巴中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等纳入地方立法规划。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任星旗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