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和平:成都学生来到“博士之乡” 体验成才之路

2017-08-04 18:2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3日下午,“行走博士之乡,体验成才之路”研学活动,在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和平场小学开营了。40多名孩子将在这所被青山环绕,脚踩翠绿青草地、头顶满目星空的学校度过7天的夏日时光,来一场与博士的心灵对话,有关童知和童趣的美丽邂逅。

恩阳区团委负责人赵敏男,恩阳区教育局负责人杜鹃,和平小学校长夏长河等嘉宾参加夏令营的开营仪式,并为夏令营的各支小分队授旗开营。

住在博士的母校  感受浓浓的学术气氛

和平是远近闻名的“博士之乡”,一个常住人口仅一万的小镇,人才辈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和平社区累计“走出”了21位博士、42位硕士,目前仍有20位研究生在读,被人们称作“博士之乡”。几十年来,周边乡镇的人谈起和平社区,总是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那里的娃娃读书相当得行!

来自成都各个中小学的孩子们将在巴中度过7天的旅程。刚走进和平小学孩子们惊呆了。在夏校长的带领下,孩子先后参观了该校的校园文化、乡村少年宫各功能室、学生宿舍及食堂,文化走廊等地方。

“在深山中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学校?比我们学校都漂亮,空气太好了。”他们一会儿惊叹:“哇,这里是博士馆吗?好漂亮啊!好像一个博物馆。”一会儿又惊讶:“这里有这么高的楼啊!”

来到博士馆,每面墙上都贴满了博士的成长经历,博士的一些相关情况,还有地图和学校的一些老物件。“知识改变命运,大家深信这一点。”夏长河讲道,当地人大多把节省出来的钱供子女读书,以期后辈能过上不一样的生活。

“现在如果算上大学生,和平前前后后考出去的人才有740多人了,可以说,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

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镇,竟如此“盛产”博士,有人说是因为和平社区“风水”好。当地人却不以为然:不是风水好,而是我们“生来就有个读书梦”。

“从古至今的老百姓都重学问,解放前村村都有不错的私塾,解放后和平中心校在四川省都小有名气。”和平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夏长河告诉记者,和平社区重视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夏长河笑着说,随着近些年一个又一个博士不断“冒出来”,和平人“攀比”的标准也水涨船高。某某家又考上了博士,博士成为了年轻学生们的奋斗目标。正是这种特殊的氛围,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影响,“博士家庭”也屡见不鲜。亲兄妹、表兄弟同时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例子不少,新文村一社有一对姐弟俩都考上了博士,姐姐赵文菊是北京大学博士,弟弟赵毅也拿到了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桂花村二社的彭丽,彭林,彭金三人是表兄妹,三人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感受巴中历史文化   重走博士成长之路

夏长河校长主动担任大班长,不但照顾这些孩子们的起居饮食,还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对乡村充满了好奇,先告诉他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像乡村里可能遇到的危险。”孩子们对博士的生活特别感兴趣,一个劲问夏校长。“这是博士的母校吗?他们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呢?”夏校长一一回答。

据夏长河介绍,这七天孩子们一定有很大的收获,不但体验了乡村生活,还了解了巴中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博士精神”。重走博士的成长之路,体验博士童年的劳作生活,学做博士饭菜。“进一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及农村生活适应能力,并让孩子在具体的生活效能中感受博士之乡淳朴的民风,充分感受与实践爱与善良。”

还将参观博士之乡现代科技园,品尝生鲜蔬果。让城市孩子对农村现状有所了解,带动更多城市人关注农村,增加城乡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感受农村的自然美景,熟悉农村的生活环境,在较长距离的山区行走体验当年和平博士的艰辛成长路。磨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的坚毅意志品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任星旗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