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新都、双流小伙伴注意啦!成都中心城市扩容后,零售业将这样改变你的生活……

2017-07-05 11:18:2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2日,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谋篇布局。此次大会上成都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除了城市经济地理被重塑,成都的产业经济地理格局也新鲜出炉。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零售商业将会如何发展?又将如何影响和改变成都人的生活呢?7月4日,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特邀采访了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林静女士。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林静

中心城区数量增至13个 成都郊区新城的商圈将陆续出现

成都,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是一方投资创新创业的热土。

日前,在成都召开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提出构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网络化功能体系,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十字方针”,着力构建以龙泉山脉为中心,南北双向拓延、东西两侧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推动成都进入“双城”时代。

打破圈层结构,成都决定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郫都、新都、温江、双流、龙泉、青白江等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

成都“郊区新城”的商业将有哪些改变和发展?据林静介绍,成都中心城区的数量增至13个,在扩容后,成都更多新商圈、新项目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有些区域主要还处于解决生活便利的比较初级阶段,还没有出现真正让大家眼前一亮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但这也并不代表现有的这些项目没有发展潜力,市场在变化,区域在变化,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外部的环境变化会对现有的项目以及未来的项目有促进作用,促使它们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布局66个产业功能区 成都商业将如何发展?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成都产业发展白皮书》的成都市重点产业园(集聚区)导则中提出,立足区域条件、产业基础,按照园区城市总体规划、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园区设计规划导则、产业引导政务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在全成都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的产业功能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产业功能区的布局将如何影响成都的商业?林静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商圈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个不是绝对的因素,因为商业的发展更多取决于人的消费力和习惯等,这个是跟产业发展不同的,因此,每个区域应针对区域本身的资源优势、辐射区域的人群消费力,购买潜力以及消费习惯等来判断商业定位,而不能单纯依靠产业来实现。

线上购物风靡 实体经济如何“脱颖而出”?

伴随着居民收入上升和消费升级需求,零售载体和空间形态不断演变,使传统的实体零售仍在摸索适应新的环境。如今线上零售往往更“吸引眼球”,如何平衡线上和线下店铺的经营和发展是品牌在网络科技时代必须面对的全新课题。

林静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网购模式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但是不代表实体店会被网购所替代,因为实体店更加注重的是社交和体验,网购则是目的性消费的一种形式。面对网商的冲击,线上店铺从无到有的铺设,线下实体店铺则应聚焦在升级和创新,预期未来的品牌实体店将会更加强调“等级化”以避免千篇一律的体验,针对不同客群,不同区域提供精细化的差别化商品和服务,而提供最为全面的产品系列及国际水准设计、服务、体验的超级旗舰店仍将备受重视。

据悉,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团队参与并见证了成都商业从单一模式到创新发展,从中心区域到百家争鸣的商业格局,未来随着成都中心城区的扩张,商业项目供应的巨增,商业项目的定位及运作充满了挑战,第一太平戴维斯将通过招商策略顾问、项目租赁、品牌代理,继续助力客户引领商业新发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黄晶 实习生 彭宛聆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