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四川⑥|聚焦四大特色优势产业 资中县有“好吃嘴”向往的乡间生活

2021-09-17 17:2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好吃嘴儿们最向往的乡间生活,莫过于水果蔬菜肉类水产样样齐、绿色天然又好吃……那么,资中县完全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9月15日“走进‘10+3’乡村振兴看四川”2021中央及省级主流媒体采风行活动第四站来到内江市资中县,探访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血橙产业基地等,了解资中县现代农业发展新风貌。

近年来,资中县以优质粮油为基础产业,在全县发展以资中血橙、内江黑猪、特色水产、优质蔬菜为主的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同步夯实种业、装备、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初步构建“1+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先后荣获中国塔罗科血橙之乡、中国黑猪之乡、中国鲶鱼之乡等荣誉,被评为省级特色农产品(内江黑猪、资中鲶鱼、资中血橙)优势区、中国特色农产品(资中血橙)优势区。

诸多称号、殊荣加身的资中县,是如何探索和发展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下面逐一“揭秘”。

资中血橙

实施资中血橙“双3计划·百亿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建成血橙专家大院、发展血橙加工业、建立营销服务体系、推进农旅融合等多重措施实现产业提档升级。全县资中血橙种植面积达28万余亩,年产量41万吨,种植面积与年产量约占全省的80%、全国的60%,产品远销俄罗斯及东南亚等,资中县也被评为“中国血橙之乡”。建有以资中血橙为主的柑橘初加工生产线14条、智能分选线1条,年商品处理能力10万吨,储藏库、通风库、组装式冷藏库100余座,研发生产有资中血橙酒、血橙冻干片等精深加工产品。截止目前,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血橙节,打造“资中血橙”区域公用品牌,成功申报资中血橙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0号)准予登记,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资中血橙”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内江黑猪

按照“四场三园一小镇”模式完善“内江黑猪”全产业链条,全县现有规模化养殖场227个,建成年存栏1000头“内江黑猪”祖代场1个、存栏2500头“内江黑猪”扩繁场1个。按照“对外设卡堵源、对内清洗消毒、落实检疫规程、加强排查执法”的防控思路,由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社干部包户,不断夯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前全县设置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站22个(2019年非洲猪瘟最严重时设置临时检查站40个)。实施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4.39%。2020年,全县出栏生猪67.29万头,2021年二季度,全县存栏生猪50.0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5.25万头,出栏生猪34.55万头。

特色水产

有序实施资中鲶鱼“1112”发展规划,建成资中鲶鱼原种场、品质提升中心,成功打造橙堡鱼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以资中鲶鱼为主,南美白对虾、娃娃鱼、鲈鱼等为辅的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带动设施渔业高效发展。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玻璃钢360口、高位池46口。在龙江、孟塘等粮食主产区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累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超10万亩,着力打造成渝之中“中国鱼米之乡”。2020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 3.2688 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完成1.83万吨),其中资中鲶鱼养殖面积10200亩,产量7280吨。2021年上半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7236万吨。

优质蔬菜

资中县适宜种植青花椒及辣椒、青花椒、茄子、番茄、南瓜、苦瓜、菜豆、食用菌等各类蔬菜,规模化基地以种植资中冬尖、辣椒(二荆条)、青花椒为主。全县资中冬尖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青花椒种植1.76万亩。2021年上年度在龙江、孟塘、狮子等镇规模发展二荆条辣椒3000亩,辐射带动全县辣椒种植达5万亩;大力推广果树、花椒套作蔬菜模式,发展葡萄、柑橘、花椒等套作辣椒、榨菜、冬瓜等加工型蔬菜5800亩。2021年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11万亩,31.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8.25%。县内蔬菜种植和加工企业,与农户、专合社发展“公司+蔬菜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丰源、老耿、资州红等蔬菜品牌,其中《丰源》牌冬尖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制作工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中县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做大做强血橙产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在基地建设、品牌构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创新农业投入方式,提高财政投入精准度、提升金融资本创新度、扩大社会资本参与度,切实增强了血橙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为保障乡村振兴投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