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牺牲在渣滓洞的共产主义战士──江姐,将青春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新生的共和国,她的红色精神穿越七十余载时光,至今依然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年党员保持对党的忠诚,纯洁的理想与奋斗的勇气。
──《我心中的英雄 | 把青春献给党的江姐》四川农业大学 张铭垚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英雄二字看起来是多么的高大,但其实在唯物史观中早已揭示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英雄实际上也是我们身边的人民群众,只不过他们身上具有突出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有益于人民和社会利益。”这是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铭垚同学心中对“英雄”的定义。
他看来,英雄的品质具有气势磅礴的力量,是引导社会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标杆。
“所以我认为的英雄实际上是对人民和社会有益,能够以实际行动唤起人们正能量,引发社会共鸣的人物。并且英雄是来自人民之中,英雄是每个平凡的人都可学可做的!”张铭垚说:
“江姐是我心中的英雄。”
在张铭垚心中,英雄江姐离他很近又很远。
“江姐作为四川农业大学前身办学机构四川大学农学院的学生,是一名可亲的校友,她的故事一直陪伴着我成长。”张铭垚说道,她求学期间追求真理的故事让人深深感动,她革命时不惧牺牲的精神更感染着每一个人,她那种不怕苦、不怕难、不退缩的品质,应当值得每个新时代川农人传承。“因此江姐是我始终追寻的标杆。”
张铭垚在文中不仅记述了江姐曾以“妈妈”为代称给党组织写信、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与地下工作者彭咏梧假扮夫妻完成党的地下工作等诸多的故事,展现江姐为了党的事业、始终高举真理火炬、毫不畏惧艰难困苦的红色精神。
她还在文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不同时期,红色精神具有不同时代内涵,但其“坚持党的领导,为国为民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
“我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时代为英雄的诞生创造了历史条件,也为英雄的成长提供了平台,英雄往往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立志于推动时代发展进步。”张铭垚说。
张铭垚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以身作则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学习英雄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青年党员要将英雄的精神传承在方方面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为社会发展服务,做到为民族复兴服务,就我而言就必须坚持真理,努力专研,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民族复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