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8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在位于成都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开幕。大会以“擦亮川种金字招牌 勇担粮食安全使命”为主题,来自全国种业界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种植大户相聚邛崃,共谋产业发展,共推种业振兴。
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川种”,有鼎盛的过往与丰厚积淀。
立足发展新阶段,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构建了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现代农业种业作为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来抓,着力构建“1+1+N”种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聚集优势资源,设置开幕式、四川省第三届“藏粮于技”院士讲堂暨首届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展览展示、田间观摩评选、市民开放日等多项活动,搭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平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并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物技术产业化、 “卡脖子”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保护等种业关键领域进行系统谋划,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现代种业提升。
大会的举行时间将持续到9月14日。大会得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的指导,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邛崃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作物学会、四川省种子协会、四川省畜牧业协会、成都种业协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办。此次大会致力于打造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种业振兴根据地,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种业创新策源高地。
亮点抢先看──
1、各路院士共商种业振兴
大会强调前瞻性、引领性,设置四川省第三届“藏粮于技”院士讲堂暨首届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邀请种业各领域院士专家、行业领袖,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张启发院士、荣廷昭院士、陈温福院士、万建民院士、康振生院士、胡培松院士等多位两院院士与国际种子联盟秘书长、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等国内外种业领军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围绕水稻、玉米、畜牧等种业领域的育种创新、生物技术、企业建设、知识产权等关键内容作主题演讲,发布产业体系发展报告,开展高端对话,共商打好种业翻身仗新路径,助力破解种业“ 卡脖子”难题,系统谋划种业振兴。
2、会上遍观田间名种
大会设置田间地展,种植展示了来自各地的2000余个新优品种,包括水稻品种973个、玉米品种110个、杂粮品种 15个、蔬菜品种975个、花卉品种22个,展示面积共1240亩,类型多样、综合性强。
这些品种代表了科学家的最新科研成果,凸显品种质量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会同期设置田间评选、品种推介等环节,优中选优,引领种业不断优化升级。
3、一批签约仪式助力协同赋能
企业强,则产业强。大会设置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展览展示环节,邀请了先正达集团、垦丰种业等国内外种业产业链领军企业以及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对种业育种、生产、加工经营等产业链方面的成果进行展示,引领产业发展。
一批签约仪式在会上进行,助力协同赋能。包括四川省种业科技成果转让信息公布及签约、四川省十大种业园区与企业集中签约、天府现代种业园携园区优势企业签约加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
大会同时还评选出了仲衍种业、西科农业等10家优势企业和四川丰大、四川邡牌等10家科技型成长企业以及20家四川省畜禽种业骨干型企业,展示企业在种业相关领域前沿、特色的新技术新品种,以及全新的解决方案,助力全球知名种子企业及相关单位紧密合作,共享四川种业振兴发展成效,推动种业振兴。
4、线上线下全方位展现
线上线下全方位展现种业振兴作为。大会打造数字展示平台,开发线上微页面,展示产业链发展成果和先进技术,并通过多个平台进行专题直播报道,共享产业链创新成果。
同期开展系列市民活动,包括种子运动会、亲子逛种博、稻田音乐会、汽车影院等,打造农旅融合新图景,将种业科普、互动体验与产业相结合,吸引市民参与大会,多角度加强种业文化的科普与宣传。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