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发布《2021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

2021-09-01 18:3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大学生财经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健康,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安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2021年9月1日,《2021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

据了解,《蓝皮书》是四川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依据规范的量表开发程序确定了财经素养包含的5个领域、23个变量,均通过了信效度检验,对大学生财经意识、财经态度、财经技能、财经态度和财经行为进行了调研,最终综合运用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可靠性分析、列联表分析、方差分析、多重对比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根据《蓝皮书》调查显示,从财经知识来看,我国大学生财经知识状况堪忧,16道客观题全部答对的人数仅占总样本量的0.3%,答对少于一半题目的被试占总样本的26.3%。

从财经态度来看,受访大学生财经态度属于中等水平,47.5%的大学生持有平衡型风险态度,仅有6.2%和4.9%的大学生分别持有保守型和激进型风险态度。

性别和恋爱状况会影响大学生在经济上的慷慨性,男性比女性在经济上更慷慨;恋爱大学生比单身大学生更慷慨。

《蓝皮书》还发现,目前金融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达到100%,有45.7%的受访大学生持有三种及以上的金融产品,持有最多的金融产品类型分别是储蓄账户、信用卡(或花呗)和基金。

就负债情况而言,少数大学生存在过重的个人负债;成绩越好的学生,个人负债越少;单身大学生比恋爱大学生的负债更少。

基于《蓝皮书》的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课题组发出倡议,呼吁新时代大学生行动起来,树立不为物质所困、不为财富所累的正确金钱观,通过课程教中学、课题研中学、实践干中学等方式多途径学习财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训练自己“思长远、勤预算、常克己、御风险”的财经能力,努力践行“谨遵法律、严守道德、取财有道、用之有度”的财经行为,争做财德明、财思健、财商高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据悉,《蓝皮书》首次对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整体现状和关键特征进行了全面刻画,是我国第一部“大学生财经素养蓝皮书”,同时得到社会各界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肯定。

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总编杨世伟表示,很多国家把财经素养教育放在了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在这方面还比较滞后。《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是中国第一本揭示我国大学生财经素养全貌的蓝皮书,对我国提高国民的财经素养意识、全面推进财经素养教育有重要意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永贵认为,《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蓝皮书》的发布将对推动我国高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我们也特别希望蓝皮书能够持续的办下去,形成一个卓越的品牌,并对中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作出更大的贡献。

财政部会计名家、厦门大学教授刘峰表示,《中国大学生财经素养状况蓝皮书》对228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详细的分析,为我们下一步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的组织上,到底中国的大学生具备多少财经知识这一个元素上,有相应的参考依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