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四川将基本建成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建成森林城市30个(其中国家森林城市12个)、森林小镇100个、森林示范村庄300个。
森林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最为短缺的公共产品。我省城市森林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占有水平偏低,已不适应人口城市化进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森林城市建设是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是全面贯彻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一项重要行动。
有目标--
森林进城
亲近自然无须驱车数百里
将森林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绿线管控,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推进形成以乔木为主、常绿为主、乡土树种为主的城市绿化格局,使森林科学合理地融入城市空间。新建城区要留足林木生态用地,同步实现绿化美化。以林木为主导,推进城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推进屋顶、墙体、桥体等立体增绿,做到“黄土不见天”。积极推进森林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园区。积极发展以林木为主导的城市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区游园。
森林环城
依山傍水不再是梦
推进环城生态带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建设公园绿地和成片树林。加快建设环成都平原生态带,推进龙泉山生态提升工程。完善森林公园管理规定,加快建设一批集风景资源保护、生态旅游利用、生态文化宣传于一体的县级森林公园。各类城市、县城和独立分布的市辖区,原则上应在城区或城郊建设一个以上供市民休闲游憩的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各地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保护森林和湿地资源,尽可能不砍树、不推山、不填水,实现山水林田湖与城市有机融合。
森林成群
四大森林城市群有机相连
加快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加强城市内部区域与城市之间的“生态联系”,依托城市间山脉、水系和骨干道路,建设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连片状森林群落、贯通性森林走廊,将散落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绿化区串联成片成带,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国家级森林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县(市、区)原则上都要建成省级森林城市。
有保障--
主要领导带头抓,社会各界参与建设
各地要充分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将森林城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要健全领导体制和考核机制,政府主要领导要带头抓,推动形成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森林城市建设的工作格局。
5年一期动态评估,奖励补偿政策完善
森林城市由地方政府组织申报,按有关要求验收、授牌,以5年为一个核查期实施动态评估机制。 制定完善奖补政策,对成功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小镇、森林村庄的给予奖励。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开放性政策性贷款等模式,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有效机制,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城市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邱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