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走在大街上
总有一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冲动
快看,街道墙上贴满小广告
快闻,背街小巷到处堆满物料、发出阵阵恶臭
好气哦,小商小贩又在占道摆摊摊了
太过分了,绿化带里居然被人扔满垃圾
……
这些现象
给我们带来的是困扰真是不少
那出现这样的问题咋办呢?
敲黑板了!
目光快快聚焦在这里来
今后,路见不平的所有问题
都可以直接找“街长”啦!
图为:“街长”钟兵工作照
在双流区东升街道花月街社区,一块“街长制”公示牌上写着“街长”钟兵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在每天的日常工作中,钟兵都会定时进行街(巷)常态化巡查,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劝导市民爱护环境,制止违规违法行为。“现在居民有了问题,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我、来找我。”钟兵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自从有了‘街长‘,整个社区都有活力了,遇见啥子事一个电话就能找到人来解决。”家住花月街社区的李大妈说完,立即翻出了钟兵的电话号码。“你看,我还存了‘街长‘的电话。”
听到钟兵这个名字后,正在散步的市民吴女士竖起了大拇指。“钟兵可是我们这里的热心肠,他还荣获过2016年度双流区‘向上向善好青年‘哦。”
近日,成都双流区正式实施了“三长制”,将“重治严管”责任具体到个人,集中力量开展城镇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据悉,目前双流在140余条街道,6个片区设立的了“三长制”,目前有268名街长,主要由镇党委书记、执法队长、执法队员担任。
图为:双流“街长”们
大家对“街长”这个新名词,是不是还一脸茫然?今天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特邀采访了双流区城市管理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科科长宁健。
据宁健介绍,“三长制”尚属成都首创,其模式是借鉴于全国河长制度,从今年4月份双流开始的城市“重治严管”专项行动中萌芽了此思路,然后创新建立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所谓河长制,是指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
“三长制”到底是个啥?
宁健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为进一步深化“重治严管”专项行动,扎实开展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双流区已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街长”、“巷长”、“路长”制度的通知》。
片区有片长(又叫“总街长”)、街道有街长、巷道有巷长,道路还有路长,人选确定后,再在道路两端设置公示牌,相较于城管单一执法,“三长制”的建立,“一人一街”、“一人一巷”将促使管理更加精细化、责任具体化。
图为:宜城路“街长制”公示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双流宜城路的街道看到,公示牌上有街长、包街干部、文明劝导员以及保洁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工作职责及管理标准。
此外,双流区黄龙溪镇“街长制”公示牌上也有街长、区域长以及党员志愿服务队员的相关信息以及负责区域、工作职责等。
图为:黄龙溪镇“街长制”公示牌
这些“长”有哪些职责?职责如何分配?
“街长”、“巷长”、“路长”管的事情包括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各方面。要求“总街长”(片长)每周对责任区域开展至少2次巡查管理,协调处理相关问题;“街长”、“巷长”、“路长”每天至少开展1次现场巡查管理;保洁员、执法人员不间断实施作业和巡查管理。发现问题或收到群众反映后第一时间处置,保证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有回音。
图为:“街长”正在给商家沟通事情
“片长、街长、巷长和路长在城市环境管理中可以起到网格管理的效果,目前,双流区城市管理局已经向全区12个镇和街道发出了《关于全面建立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街长”、“巷长”、“路长”制度的通知》,各地也在积极落实。”宁健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下一步,在“三长制”实践有成效后,会向上级上报推广此创新城市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四川发布客户端实习记者 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