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欠薪与讨薪,是许多人都关注的话题。近日,成都市出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恶意欠薪和讨薪方面做出了详细要求。今(15)日上午,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就《实施意见》中的部分内容采访了成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无论您是企业法人还是劳动者,接下来的三大焦点问题都应该认真了解。
焦点一:如何惩治恶意欠薪?
《实施意见》的第10条提出,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及劳动保障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度。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张钟庆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针对恶意欠薪,成都市人社部门已与成都市整体的诚信体系接轨,同时在媒体上曝光恶意欠薪企业法人代表,“在欠薪入罪以后,就在媒体上开始陆续曝光恶意欠薪法人代表,同时关于恶意欠薪企业名单我们也与成都市整体的诚信体系接轨,比如说“老赖”欠薪以后,出行、生活等方面就会受到限制,比如说飞机不能坐一等舱。”
此外,2015年市人社局启动微信服务号“成都劳动监察”,碰上恶意欠薪,可直接在服务号内进行投诉举报,还可以查询处理进度。
“成都劳动监察”微信服务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劳动监察”已开通包括成都市主城区、温江区、新都区、郫都区、新津县、邛崃市、都江堰市共13个地区的劳动纠纷投诉。
焦点二:讨还工资时间太久如何解决?
知道了如何投诉企业欠薪,可讨还工资的漫漫长路也是不少当事人担心的问题。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劳动监察部门第一步将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未果进入劳动仲裁。而拖时间的地方正是劳动仲裁,因为劳动仲裁的工作量较大,程序较为复杂,所以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间花费较多。“能够调解就尽量进行调解。”成都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唐启洪表示。
在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中,针对劳动纠纷处理时间过长,也有全面的部署安排。《实施意见》提到将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设,支持工会、商 (协)会依法建立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将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纳入“大调解”工作体系和当地综治 (平安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同时强化乡镇 (街道)、村 (社区)等基层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平台建设,明确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能,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途径,充实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保障监察和工资集体协商指导人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扩充基层调解人员,做到劳动纠纷早发现,早调解。” 唐启洪介绍。
此外,今后将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将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纳入就业补贴专项培训。各级政府要针对劳动关系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力量配置、经费投入上给予支持。
焦点三:劳动关系怎样和谐共处?
“一定要做好‘双爱‘,也就是说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企业在报酬上做到位,员工有体面的生活才能在工作上有所创新。” 张钟庆表示劳动关系达到和谐“双爱”是重要因素。在《实施意见》中,对这方面也提出了要求: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和教育引导,开展“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活动,促进形成“双爱、双评”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圆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