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国际论坛在广元举行 会议达成《广元共识》

2017-06-13 17:44:18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广元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低碳发展与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中国•广元)国际论坛在广元市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相关部委、省市领导等200余人围绕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生态康养产业的培育、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分享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在书面致辞中说,生态康养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低碳产业、绿色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广元市坚持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转型发展的创新,以生态资源禀赋为依托,着眼于发展以生态康养旅游为核心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和生态工业,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转型的思维创新和发展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广元市委书记王菲在致辞中表示,广元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旅兴市、融合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作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优势,以全域旅游为统领,以生态康养为特色,全力推动集观养、居养、文养、食养、医养于一体的生态康养融合发展,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打造“绿色广元、康养之都”。

广元市委书记王菲致辞

王菲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必须重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这些年来,广元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大力推进低碳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地震重灾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率先提出 “低碳重建、低碳发展”思路,2010年在全国率先设立法定 “低碳日”,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低碳要求、具有广元特色的低碳发展路径。

“通过这些年我们持续不断推进低碳发展,广元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收获了金山银山。”王菲说,广元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四川省唯一的国家低碳试点城市,2015年成功入列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低碳发展经验在中欧低碳城市会议、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总结评估会上交流。与此同时,通过低碳发展,也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7%、12.3%,广元经济社会正驶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长金碚分别作了题为《低碳发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绿色转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本真复兴-关于市场经济的第二次启蒙》的主题演讲。当日下午,还分别举行“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培育”“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分享”三个分论坛。

荷兰国家环境评估署前高级项目官员Jan Bakkes作主题发言

通过讨论,会议达成《广元共识》。“低碳发展、转型发展是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的重要路径。”《广元共识》指出:“广元植被茂密、空气质量良好、水质优良、食品优质、气候宜人,适宜养生;同时旅游资源富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叠加,适宜养心。建设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广元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将为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转型的思维创新和发展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