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任务重点任务揭秘!《四川省妇女儿童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出台

2017-06-06 16:10:05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四川省妇女儿童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日前出台,明确了七大任务,旨在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确保我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据了解,为做好监测评估,四川将探索建立分年龄、分性别统计制度,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科学开展监测评估分析,确保监测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达标判断的客观性,加强趋势分析和监测结果运用,促进妇女儿童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落实。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实施“两纲” 促进我省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根据《专项行动计划》确定的指导思想,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四川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四川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履职、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我省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发展目标:到2020年,社会性别意识整体纳入法律体系和社会公共政策

同时,根据《专项行动计划》,到2020年,社会性别意识整体纳入法律体系和社会公共政策,妇女全面发展、儿童优先发展,两性和谐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公平教育体系全面形成,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城乡和区域之间妇女儿童各类差距不断缩小。

七大任务明确!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名专业社工

《专项行动计划》中,明确了七大任务,包括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保障妇女平等享有经济资源的权利和机会;提高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实效;提升妇女儿童民生保障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儿童生存环境。

亮点一:每年安排310名医务工作者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不间断地蹲点帮扶

采取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方式,对全省88个贫困县、67个民族(待遇)县(排除交叉,共计101个县)开展对口支援,每年安排310名医务工作者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不间断地蹲点帮扶,在脱贫攻坚期内针对贫困地区的7岁至64岁贫困人口开展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亮点二: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权利

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教育资源配置力度,着力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倾斜。坚持“两为主”、完善“两纳入”,简化优化入学办理流程和证件要求,保障每一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权利。针对残疾儿童实际,通过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做到“一人一案”,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院建设。

亮点三:搭建集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女性特色创业平台

支持四川省妇女就业创业孵化园建设,搭建集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女性特色创业平台。推进实施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项目,每年建设一批省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助力贫困妇女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

亮点四:对条件成熟、特别优秀的女干部按照政策要求适时安排到正职岗位上培养

加大女干部选拔使用力度,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对女干部出缺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补充调整,对条件成熟、特别优秀的女干部按照政策要求适时安排到正职岗位上培养。

亮点五: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名专业社会工作者

加快建立全省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障碍和肢体残疾、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辅具专项补贴制度,逐步使其免费得到手术、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加大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逐步健全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名专业社会工作者。

亮点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建设,为妇女儿童提供高效、快捷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司法保护。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

亮点七:在农村地区新建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

在农村地区新建一批乡村学校少年宫,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面向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群体的文化服务品牌。加大“儿童之家”建设力度,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保护工作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志愿者参与儿童保护。

【延伸阅读:主要指标大剧透】

四川发布客户端出品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