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多动、抽动症康复治疗 中医儿科文化分会2021年全国学术交流大会在蓉开幕

2021-06-26 18:1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儿科学术交流,传承发展中医儿科优势和特色,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提高国内的多动症、抽动症等发育行为科疾病诊疗水平,6月26日-27日,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医儿科分会主办,成都西南儿童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承办的“中医儿科文化分会2021年全国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高峰论坛”在成都市召开。来自北京、广州、福建、上海、四川等地的13名儿科大咖,以及近200名参会嘉宾共聚一堂,探讨多动、抽动康复治疗领域的技术新进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儿童多动症、抽动症诊疗技术亟待发展和提升。其中,多动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6~8岁是症状最明显的阶段,据此估算,每个50人的班级里,就可能有3~4个多动症的孩子。多动症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小觑,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发现,多动症影响了5%的4-17岁孩子。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经常伴有其他心理问题,比如忧伤沮丧,忧虑焦躁,经常挑事,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经常自信心不足,社交技能拙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而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发育行为疾病,但是由于诊断标准、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文献报道的抽动症发病率差异很大,我国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短暂性抽动障碍的患病率约为2.99%,抽动征患病率为0.77%;其中男性约为1.09%女性约为0.25%,男女比例很明显,是男多于女。我国另有长沙市的报道显示,6-15岁儿童短暂性抽动障碍患病率为7.7%。还有报道7-16岁儿童青少年,患病率为0.40%左右。目前有专家学者报道,近年来,抽动症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本次大会主题定为“融合创新、共促未来”,在会上,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徐荣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黄颐等众多医学专家结合多年来多动症、抽动症临床治疗经验、技术创新成果和康复经历,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徐荣谦告诉记者,儿童是家庭的脊梁,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从现在儿童发育行为的普遍情况来看,问题主要出在情志方面,突出表现为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等,他表示,对此,我们感到十分担忧,因此我们也希望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中医的优势,采用绿色的,副作用小的方式解决这些病症,这次会议邀请了全国的专家到场,就是为了探讨治疗的新理念、新方法,以期提高疗效。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院长杨文贵表示,根据儿童发育行为科诊疗的记录,目前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些常见的多发病,其整体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我们的医生对于这些疾病的认识和见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们也期待通过搭建这个平台,提高整个西部地区医生对儿童行为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记者了解到,学术交流大会将于27日落幕,来自全国的近300名儿科医师、行为发育医师、全科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儿童康复师等将针对多动症、抽动症康复治疗进行学术分享,本次会议将重点突出最新诊疗进展情况,对儿科实际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