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民生实事都是群众牵肠挂肚的关心事,各项民生补贴是否做到了统一发放、公开透明?”近日,泸州市江阳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开展专项督查,点开“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后,全区高龄、低保、特困补贴对象的姓名、发放金额、人员增减等信息一目了然,相关信息动态更新并及时公开。
今年初,江阳区纪委监委在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时,接到群众反映,有的人已经去世了,高龄补贴仍在继续发放。督查组对这一问题线索开展核查,前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等单位调取信息,并深入社区走访群众,询问了解情况。核查发现,仅南城街道上平社区就有8位已经去世的老人违规领取高龄补贴8500余元。该社区干部蒲某在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中未认真履行核实、认证和抽查职责的问题浮出水面。查清事实后,区纪委监委对蒲某进行了追责问责,所有违规发放的补贴款均已退缴。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阳区纪委监委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监督,重点强化对老年人高龄津贴、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民生补贴资金发放工作的监督检查,通过暗访督查、信息比对、信访反馈等形式集中梳理问题线索,靶向开出解困“药方”。
“在督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死亡未核销和重复享受补贴的问题尤为突出。”江阳区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裴放介绍道。
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局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对于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结合受助人员家庭情况进行分类处置,避免“一刀切”。截至目前,该区共核实各类补贴发放1.6万余人次,推动问题整改42个。
除了帮群众管好民生保障“钱袋子”,还要推动各项惠民工程落实落地。江阳区纪委监委通过整合监督力量,强化派驻纪检监察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补齐民生短板,有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必须点个赞,窨井盖问题你们处理得太迅速了。”大山坪街道石马沟社区居民孟先生为市政工人竖起大拇指。一个小时前,孟先生刚把市府路部分窨井盖存在破损的情况反映至“问题窨井盖整治平台”,一个小时后,问题就得以解决。
区纪委监委驻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嵌入式”监督督促区综合执法局对窨井盖进行治理提升,以主次干道、重要商圈为重点,对城市道路范围内的各类井盖进行统一建档。截至目前,已对9100余个井盖完成建档,受理并完成整改窨井盖问题250余件。
“现在不仅用水方便,灌溉用水也够!”分水岭镇常乐寺村村民魏月猷说,以前,家里用的是井水,每年要花一千多元用于抽水机供电。纪检干部为其协调接通自来水后,省下来的这笔费用,让他在自家菜园里多种了半亩蔬菜。
区纪委监委驻区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采取“跟进式”监督方式随同区水务局开展“饮水问题”全覆盖排查,在挨家挨户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自来水入户工作,确保群众都能用上“幸福水”。今年来,已为1240余户群众安装自来水,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7%。
“办好民生这件大事,就要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一件件实事。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专项监督、系统治理等抓手来推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江阳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钟菲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