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④丨人才“大礼包”来了,四川再推一系列创新举措及激励政策

2021-06-16 10: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人才是创新的重要支撑。6月16日,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举行解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为吸纳集聚高端紧缺人才,四川再推一系列创新举措及激励政策。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才办主任陈冠松介绍,全会《决定》及其配套政策提出,开展省级人才计划前置改革,“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分别增加50个名额,对重大创新平台和重点用人单位给予人才计划配额;建立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和特殊人才直接认定机制,享受省级相关人才计划支持政策;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储备,设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标准提高至16万元/人,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扩大到100项。

对于建强团队,提出“天府峨眉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范围拓展至高校、科研院所,增加10个创新团队名额;“天府青城计划”增设创新团队项目,遴选支持10个创新团队;省级财政给予每个入选团队200万元至500万元资助,团队所在市县和依托单位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团队给予持续的项目资金支持。

对于高校、院所和企业等用人主体也提出了激励政策。在川用人单位每培养或新增全职引进一名两院院士、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深化拓展省校(院、企)战略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引才用才、培养研究生,在机构编制、人才项目、招生指标等方面予以倾斜。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关键是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陈冠松介绍,在这方面,全会《决定》及配套政策提出了系列创新举措,主要包括3个方面:

在岗位编制方面,探索实行省属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省级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数增加到2000个;完善科研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科研事业单位高级岗位向重点发展学科、优势学科倾斜。在评价激励方面,强化用人单位评价主体地位,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动态调整机制,开设优秀青年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保留人事关系离岗或兼职创新创业;允许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在服务保障方面,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立重点人才需求收集办理常态机制;拓展“天府英才卡”服务事项,细化完善人才安居、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服务措施,探索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优化外国专家来川工作服务,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出入境、停留居便利政策;大力发展高端人力资源服务业,提供高端人才寻访、项目对接和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