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全省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调解成功”298.7万件矛盾纠纷 成功率98.6%

2021-06-09 07:4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从古至今,各类社会矛盾既是群众关注的“难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面对矛盾纠纷,当事各方不知道如何化解、谁来化解,经常搞得身心俱疲。6月8日,记者从省政法委获悉,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共计排查受理矛盾纠纷302.9万件,化解成功298.7万件,成功率98.6%。

其实,有一些矛盾纠纷大可不必变成诉讼案件,甚至演变成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丰富了当事各方化解矛盾纠纷的路径选择,更好实现当事各方共赢的目的。

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可以分为:诉讼和非诉讼。诉讼方式即法院判决;非诉讼方式包括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当事人和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信访等。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当前矛盾纠纷主体的多元化、类型的多元化、诉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径等也应多元化。我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成效如何?记者赴资阳、眉山、成都多地进行了探访。

全省共建立协调中心3102个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渠道

“村民双方为鸡吃玉米苗,经调解员和村委调解,由养鸡方重新种苗,双方同意。”在资阳安岳县永清镇,记者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本本矛盾纠纷“随手调”手册。翻阅手册,里面的内容多样而又生动,刻画着永清镇辖村的百姓故事。

永清镇镇长杨远福告诉记者,对于发生的矛盾纠纷,永清镇采取1.3.7模式进行处理:接到群众纠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作出相应政策答复,对于群众纠纷村(社区)在3天内予以解决;镇调委会接到村(社区)无法解决的纠纷,镇调委会7天内予以解决。“这样的多元化解机制,不仅能将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消弭于萌芽中,还能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

杨远福举例,2020年9月26日,永清镇开始修建污水处理厂治理场镇污水,在征地过程中群众对所涉及的农作物、地面建设物及土地等赔偿事宜有异议,出现群众阻拦建厂施工,多人聚集项目地要求立即兑现补偿款及社保指标。这边,为抓工期项目三个月就要建成投产。那边,因程序审批问题征地补偿款还未到位。对于此,永清镇成立多个工作组,深入农户走访解释,宣讲政策,同时积极争取赔款程序快发。让两个村、四个社、五六十户农户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支持,彻底放了心。“确实污水处理厂也对我们自己有好处,之前场镇上污水有时臭气熏天。厂修好之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好了!”农户说。

这只是四川众多基层协调中心中的一个。记者了解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川实体化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协调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协调中心3102个,其中市级19个、县级167个、乡镇2916个,覆盖率分别为90.5%、91.3%、89.8%。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纠纷解决渠道,切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难。

全省各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对症下药纷出奇招

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人民调解占据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对于时常产生纠纷的医疗行业,眉山市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从事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医调委由医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职工作人员组成,业务上受眉山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卫健委指导,不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眉山医调委主任杨德荣介绍,一名92岁的患者在眉山市老年病医院拍片检查,护理人员疏忽,老人从床上摔下,导致骨折,三天后去世,家属索赔26万元,医患双方产生矛盾。医方认为,老人本身有高血压和其他基础疾病,26万的赔偿金额过高。经医调委进行调查、普法、双方做工作,最后判定医院承担30%的责任,赔偿6万元。“医患双方都给我们送来了锦旗。”杨德荣说。

除了医疗纠纷,另一个“纠纷大户”便是交通事故。处理难,纠纷化解难,一直困扰着基层交管部门。以往发生交通事故,主要由交警一家进行处理,前期事故处置与相关部门时有脱节,与村社干部和涉事双方沟通困难,致使有限的警力时常陷入事故处置中而顾此失彼。

四川省安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推出了道路交通事故维稳处置“首端联动”机制,机制运行以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各部门依法依规联动处置,派出所民警负责现场保护,协助对伤者进行救治、尸体转移和对当事人亲属的安抚疏导工作;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对当事人进行身份确认,开展对亲属的疏导和稳工作;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殡葬服务工作人员负责转运尸体等后续工作。期间,交警部门负责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和事故处置工作。特别是将责任压实到将责任落实到各村民小组,利用村委会与各村民相熟,利于开展调解工作,有效解决了以往“现场撤出难、尸体转运难、伤者医疗纠纷化解难、损害赔偿调解难”的问题。

各级层层建立建强多元解纷组织领导体制

事实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由来已久。2009年全省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2013年,四川将“大调解”工作体系逐步深化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14年,我省全面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地。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的决策部署。我省调整充实了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

据了解,截止目前,省级配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由1名副厅级领导干部担任,市级配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办公室主任18人、专职副主任14人。各级层层均建立建强了多元解纷组织领导体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