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仁和区纪委监委:巡察利剑破解群众“三心事”

2021-06-07 16:0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现在每个月收到低保金、地力保护补贴还有其他惠民补贴的时候,我都会到村里的公开栏核对金额,每笔账都能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5月21日,福田镇务子田村村民张大叔高兴的对巡察组人员说到。原来,以前村集体财务情况每半年才公开一次。区委巡察组在第十轮巡察“回头看”中,发现了该村五务公开工作落实不好的问题,立即将该问题反馈至福田镇党委,督查立行立改,现每个村民小组都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月月公开五务,村民能够全面了解村级各项事项。这只是攀枝花市仁和区纪委监委聚焦基层“微腐败”,规范“微权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仁和区纪委监委紧盯基层权力运行,重点围绕中央和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基层治理等情况,联动监督,多点出击,打出组合拳,持续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巡察利剑下基层

“老乡,你知道现在村上的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吗?每个月的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你清楚吗?”这是区委巡察组巡察中坝乡中坝村与村民了解情况的一幕。

“村、社区都是熟人社会,巡察中干扰大、人情多,问题不会主动掉下来、浮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巡察干部主动出击、用活用足巡察方式,才能切实发现基层权力运行中的疼点、难点。”区委巡察三组组长和阳军说到。

巡察组在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了解问题

为消除监督死角和盲区,仁和区探索并深化“巡乡带村”和“直接巡村”模式,哪里反映强烈、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察哪里,聚焦群众关切的“三资”管理、惠民政策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大巡察力度,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截止目前,已巡查村(社区)79个,发现并督改问题366个,其中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88个、民生领域突出问题32个。

“末梢”监督直通车

“现在有了村居监督平台,我们工作开展方便了,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上报,上级单位给我们的反馈也能及时收到,特别是上级能对我们的工作更加了解。”中坝乡纪委主要负责人汪钰劼说到。

仁和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平台

仁和区纪委监委为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依托仁和区纪检监察监督平台,有效运用村(居)监督、巡察整改监督系统,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监察信息员)的前哨监督作用,预防关口前移,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从细微处着手,精准发现问题。采取可视化、“红黄灯”预警等方式督促村级纪检员(监察信息员)监督责任和基层党组织“两个责任”落地落实。今年1-4月共上报工作动态364条,收集问题12条,已办结9条,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镇村同责”促整改

“现在我们能随时用上干净的水了,感谢政府解决了我们的燃煤之急!”大龙潭彝族乡裕民村村民张大娘高兴的向巡察组工作人员说到。

巡察组干部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回头看”

为确保在基层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仁和区坚持“边巡边移、立巡立改、乡镇落实”的原则,按照“镇村同责”要求,压紧压实镇村两级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同时,制定《攀枝花市仁和区加强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实施办法》,纪检监察和巡察监督同向发力,督促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切实履责落实整改,解决了裕民水库肥水养鱼影响生活用水、国家农村危房重建补助金迟迟未兑现、新街村委会楼顶治漏项目村干部直接指定承建方等一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百姓身边无小事’,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持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规范‘微权力’运行,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仁和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仁和区纪委监委将紧盯“微权力”,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项监督”贯通协调、同向发力,持续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