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四市集体表态

2021-05-18 17:56:00   封面新闻

2021年5月18日,推进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调研考察活动座谈会在成都智慧治理中心举行。会议就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推进情况、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情况、成德眉资河长制同城化信息系统建设建议等议题进行了汇报与讨论。

协同开展环境执法检查联动

持续开展专项领域合作

在会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勤怀就成德眉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推进情况做了汇报。孙勤怀提出,要解决生态环境法治机制不够健全、跨区域管理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三条建议。

孙勤怀认为,首先要成立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对成德眉资在内的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实施坚强领导。其次是要加快推进法规、政策和标准的统一,研究构建全面、科学、严格的地方生态环境绿色标准体系,争取省政府制定区域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行业能耗以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地方标准。最后是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通过建立环境污染案件移交、协查、协办制度,合力打击涉嫌区域流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以推动跨区域取证互认、交界区域交叉执法试点工作。

孙勤怀提出,要从协同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有效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协同开展跨流域污染联合防治、联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与应急演练、协同开展环境执法检查联动五个方面来持续开展专项领域合作。

此外,针对移动源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成都还与德阳、绵阳等地聚心聚力,就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及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并达成了共识。

务实开展区域合作

加快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龙泉山森管委副主任王敏在会议中说到:“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务实开展了区域合作,将加快推动龙泉山脉生态共保、灾害共防、平台共建、成果共享。”

据悉,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定位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自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增绿增景1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底的54%提升至59%,获国家首批“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并先后建成了“城市之眼”丹景台、新希望种子乐园、云顶牧场等一批景源景点……

王敏提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三市相关部门对接,携手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快打造同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一是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设计,实现向北向南与龙泉山脉德阳段、眉山段规划的有机衔接。二是进一步强化生态共保共治,联合三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三是进一步推进区域联动招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龙泉山保护建设。四是进一步提升龙泉山显示度,力争将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成为国际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构建河湖水系“一张底图”

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

成都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河湖保护和智慧水务中心主任杜庆波,就成德眉资河长制同城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情况做了发言。

杜庆波认为:“成德眉资四市,同属长江上游,维护长江上游地区河湖健康生命是我们肩负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恢复的重大使命,需要我们共同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目前,河长制同城化发展急需深化合作,解决交界河湖治理执法难、管理责任不清等难题,规范各级河长履职流程,满足流域、区域间资源共享、问题共决、督办考核等管理需求。”

据悉,在2021年1月四市河长办召开了专题会议后,制定了构建河湖水系“一张底图”的策略。本次建设将以成都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水系“一张图”为基础,建设成都、德阳、眉山、资阳水系底图。在现有天地图基础上,采集全量河流、渠道、湖泊、水库和相关水利工程设施,构建四市1:2000高精度水系 “一张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信息支撑。

杜庆波提到,要加快推动河长制同城化信息系统建设,除了“一张图”策略外,还要建立巡检考核“一套标准、共用数据管理“一个平台、健全业务联动“一套制度。解决水系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复杂跨地域问题流转等业务功能不够完善,以及缺少集成的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等问题。(记者 李媛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