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应届生找工作竟然有这么多难以识破的套路!

2017-05-22 17:53:25   四川发布

总算通过了“绞尽墨汁”的毕业答辩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找工作成了应届生心里“首堵”

其实,让你心里更苦的可能是

找工作的道路上还有那么多套路……

招聘秒变培训、以试用为名榨取廉价劳动力、高薪诱惑粉饰职位、网申信息泄露、管理秒变销售……诸如此类,这么多套路你绕得出来吗?

看我们为你梳理的,找工作几大险恶“套路”,一定要好好看用心看哦!

网申个人信息恐遭泄露

当你在填写网申简历的时候

密密麻麻的个人信息到底安全吗?

此前,不少媒体曾经报道过网申时应届生个人信息遭到窃取。对此,智联招聘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吴晶晶女士就表示,他们公司将用6道关口来保障求职者的权利,如客户基本信息筛查、技术上的筛选屏蔽等,从源头上严查非法信息搜集。

“这不是智联一家公司所能完全胜任的,我们也特别希望相关政府机构,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同行们,大家能够一道努力,为求职者们提供一个绿色的、低碳的求职环境”。

四川闰则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雨也建议,应届生应该谨慎选择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或渠道,不随便提供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与工作无关信息。

“在信息泄露后,应当及时地解除与泄露信息有关的其它信息绑定,比如银行卡等。对于已经遭受损失或信息侵害已经发生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

还未工作,竟身负2万元贷款?

“明明收到的是面试通知,去了才知道要实习(收费培训)”,李磊(化名)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李磊(化名)是去年毕业于甘肃某大学的学生,曾在兰州某网络公司“实习”长达四个多月。

据他介绍,这种所谓的公司招聘其实质是赚取实习培训费用,实习生向公司贷款参加培训,实习4个月过后成为正式工,正式工发工资,但是每个月从工资里面扣除贷款的钱。

“但是你不在那里干的话,他就会让你自己还贷款钱,而且一贷就是2万。”尽管最后并没有去实习的那家公司,李磊现在每个月依然要偿还贷款1000多元。

沉重的还款压力让他没办法自由更换工作,因为没有收入可能就还不上款。更为严重的是,贷款和个人信用挂钩,一旦还不上款将使个人信用严重受损,甚至不能办理储蓄卡,影响新公司工资发放。

“表现不错就可以留下”

陈强(化名)是今年毕业的应届生,毕业前一段时间,他向成都某影视公司投递了简历应聘视频编辑岗位。

“见面时聊得还是很不错,不过要求试用期3个月并且没有任何合同保障,说是表现不错就可以留下”。

据他介绍,这不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之前面试了不少公司,有几家要求他在没有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试用3个月,仅仅是口头承诺“表现不错就可以留下”。

对此,四川闰则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小雨表示,我国劳动法律对于仅有口头约定或超过试用期的,将被认定为未约定试用期的正式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同工同酬待遇,不得引用试用期规定对抗劳动者的权利。

“应届生应当在应聘时与用人单位明确约定好试用期限,明确试用期间及试用期后的相关待遇约定。对于事实上口头约定了试用期或已超过试用期的,建议注意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工作牌或相关电子邮件等,便于事后的维权。”王小雨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夏寒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