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33年的重逢!四川公安“团圆”行动帮助被拐巴中孩子回家

2021-04-28 18:2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找了你33年,每一天都没有停止。”4月28日,在省公安厅举行的认亲会上,来自巴中的潘先生夫妇,终于见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长子。

2021年3月30日,省公安厅刑侦局接海东(小名,河北邢台人)电话求助,称自己于1986-1987年左右,被人从四川拐卖到河北,失踪前的小名叫“东东”“海东”,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其在四川寻亲,随后将自己血样邮寄到了省公安厅刑侦局技术处DNA科。

4月7日,省公安厅刑侦局技术处DNA科检验人员将海东血样检验入库,比对无果,后对其DNA数据多系统、全方位综合分析研判,发现其遗传基因与四川巴中通江县潘氏家系有亲缘关系。省公安厅刑侦局立即将该情况通报巴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4月9日,巴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安排指令通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调查。

4月10日至4月15日,在省公安厅刑侦局和巴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指导下,通江县公安局抽调了20人组成的专班队伍,前往潘氏家系所在的通江县杨柏乡开展调查,先后走访调查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南充市营山县、南部县、西充县,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渠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共计4个市州11个县16个村的2000余人,行程2000多公里,耗时6天6夜,最终于4月15日走访调查得知巴中市通江县杨柏镇潘家河村的潘先生、张女士家有一男孩于1988年失踪。目前潘先生在浙江杭州务工、张女士在江苏常州带孙子。

获取该情况后,4月15日当天,巴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便带领通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连夜赶往浙江、江苏等地迅速进行调查,行程3000余公里,最终明确了潘先生、张女士夫妇的长子于1988年在杨柏镇街道赶场时失踪,小名为“海东子”,并对潘先生、张女士血样进行了采集。

4月17日,巴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物证鉴定所对潘先生、张女士血样检验入库,经初步比对,海东血样DNA与潘先生、张女士血样DNA有29个位点比中,随后省公安厅刑侦局技术部门又组织开展了线下复核,最终认定海东与潘先生、张女士夫妇有生物学遗传关系,即海东为潘先生、张女士夫妇的长子。

“我虽然在河北长大,但是我的根在四川,我的心从未离开故土。”海东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在河北结婚生子,并育有一儿一女,在接下来的五一假期,自己打算在四川陪伴父母,过年也会回到故乡。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