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现在、是未来,是梦想和奋斗的初始之地。”
学校是知识技能的不断积累,
是同学和老师的一路陪伴......
从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园,
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高等学府,
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最大秀场,
也是社会进步的最小度量
教育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教育而强。
2021年农历新年后第一个工作日,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明确提出“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们有好学上、能上好学,成为了“十四五”时期成都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连续13年获评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连续12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的成都。
2062年前,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建立石室学宫,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引了中原文化并按照蜀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接受中原文化润泽,地方政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在成都教育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如今,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成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跃进。
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
新增学位30万个
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
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
……
一系列量化指标,表明了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撬动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心。
那么,方向笃定,学校如何落实?
为此,四川发布深度专访了来自成都的多位校长,对教育工作之于幸福美好生活的意义、对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议题,他们提出了极具参考性和指导性的看法──
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好学校”
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内涵
你眼中的“家门口的好学校”是什么样?
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优美的教学环境?是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探索“好学校”的重要内涵
探索“家门口的好学校”的主题立意
即日起,四川发布将联合成都市教育局
开启《家门口的好学校》主题系列报道
从校、家、生的视角
全方位聚焦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及中职学校
探索构建好学校评价标准
全面诠释一所好学校的核心
发现学校的闪光,探索好学校的奥秘
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叫做“好学校”,答案正在揭晓......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彭宛聆 杨璐绮
编辑:徐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