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发布“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其中,面对老百姓对教育多样化、优质化的新期待,成都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发力点转向“全域优质”“高位均衡”,朝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跃进,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幸福美好的城市优教蓝图如何绘就?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联合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共同推出:
《对话教育,共谋幸福》局长访谈
聚焦城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解码幸福美好生活
本期走进:金堂县
主讲嘉宾:廖先文
金堂县政府总督学、中共金堂县教育局党委委员、金堂县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教育得到优质均衡发展,这是近年来全国教育的重点工作。
从2018年开始,金堂县教育局牵头启动“以‘班级均衡’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改革试点,聚焦“办好每一所学校、重视每一个班级、开好每一门课程、教好每一个学生”,着力破解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目前,该项目已入选“四川省教育厅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更值得一提的是,凭借着“全域推进‘班级均衡’改革”,金堂县教育局还在2021年1月15日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举办的2020“教育影响城市”成都基础教育EPC年度盛典活动中,一举揽获2020“年度教育管理创新案例”奖。
如何从班级这个最小的教育细胞入手,来推动区域内的教育优质均衡?“班级均衡”改革的创新点在哪里?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上,金堂县针对班级均衡难点的破解之道是什么?
跟着我们走进金堂县
解析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金堂经验”
一、聚焦个体,着力公平,高质量推进优质均衡发展
“班级均衡”改革
廖先文指出,金堂县“班级均衡”改革以微观视角为切入点:
✔ 以“班级”为单位
✔ 聚焦学生个体受教育的“公平”和“质量”
✔ 探索个性化成长策略与途径
✔ 尤其关注弱势学生群体(学业失败和行为偏差)
✔ 注重拔尖人才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获得感
“班级均衡”改革的难度有多大?数据最有说服力。据了解,本次“班级均衡”改革共涉及金堂县72所义务教育学校、近5000名教职工和近7万学生,体量大、范围广、影响远。
“实施班级均衡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工作推进的反复性。”廖先文坦言,为了确保“班级均衡”改革各项措施落实落地,金堂县教育局始终坚持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纳入考核、目标推进、过程监管、综合推进,确立了“任务主导、课题驱动、样本引领、多元保障”的工作路径。
金堂县教育局课题开题论证会
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此外,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平等的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金堂县教育局以质量和公平为主题,出台了“七大措施”和“七大工程”两大政策,全力推进金堂县 “班级均衡”改革。
截至目前,金堂县已设立“10+3”改革样本校(即确定10所重点监测学校,其中3所为重点样本校),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2019年至今,已借助样本校平台组织现场学习研讨会6次,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参与面达100%。
金堂县淮口五星学校学生学科节
二、深化各领域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满足市民期待,推进教育发展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注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堂教育第一步如何走,未来又还有哪些值得家长期待的教育规划呢?
“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通过一件件教育大事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进金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廖先文表示,“十四五”期间,金堂教育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务实举措,以“教育高质量、改革再攻坚”为主题,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为根本目的,全面深化教育各领域的综合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教育公共服务板块,2021年,金堂县教育局将启动实施重点区域“学位供给保障计划”、普通高中“强基计划”、初中学校“强校工程”和“智慧教育”建设等四项行动,推进淮口中学创“省二级优质普通高中”工作。
金堂县班主任、德育干部培训
重点区域“学位供给保障计划”
其中,重点区域“学位供给保障计划”包括实施“县城基础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即新建正心学校、沱源学校和赵镇先锋幼儿园、赵镇文化幼儿园、栖贤街道幼儿园,改扩建赵镇第一小学、赵镇第二小学、实验小学、三星镇小学,维修改造金堂中学校舍,共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170个、小学学位3510个、初中学位1800个。
金堂县学生课间活动
县城易淹没区内学校搬迁“五年行动”
此外,值得家长注意的是,金堂县教育局还将启动县城易淹没区内学校搬迁“五年行动”,即2021—2025年期间有序推进县城易淹没区内金堂第三幼儿园(计划学位360个)、金堂第二幼儿园(计划学位360个)、赵镇第三小学校(改建为九义校,即沱源学校,计划学位1980个,其中小学1080个、初中900个)、特殊教育学校(计划学位360个)、实验中学(高中部)(计划学位2400个)搬迁。
安邦小学运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