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今年将有625万贫困人口享受现有医保和医疗优惠政策

2017-05-16 21:46:2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7年,四川将有625万贫困人口享受到现有的医保和医疗优惠政策。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今天(16日)下午从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全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17年,四川将继续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通过“四大举措”来落实“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群的“靶向治疗”。

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川今年将这样做……

会上,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表示,“第一就是进一步精准识别贫困人群,分策维护他们的健康,我们将在去年380万贫困人群的基础上,今年要扩展到625万这么一个大的人群,是要把2014年、2015年已经脱贫的人民群众纳入大的健康扶贫范围,因为才脱贫的人容易因病返贫,对这625万人全部实行现在的医保和医疗优惠政策。”

四川将贫困人群分为患病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三类,对贫困人口逐户分类建档,因病施策,实施动态管理。此外,还将采取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扶持成效、进一步完善四川省贫困人口就医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动态精准管理的措施。

健康扶贫是头等大事

四川脱贫攻坚要打“组合拳”

四川贫困群体“量大、面广、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6个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底,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380万人,贫困村11501个,全省“四大片区”有贫困县88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36个,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个,全省贫困发生率为4.3%。“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184万,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数达72.97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4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的做法与其他省(区)相比,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

据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介绍,四川将健康扶贫作为全省卫生计生“头等大事”,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我省健康扶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政策设计上有“五个创新”,具体落实上突出“六个精准”,紧扣四川贫困现状,打出了一套符合四川实际的组合拳。

重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7大问题

四川在健康扶贫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呢?“健康扶贫手段是‘扶’,目的在‘补’。我省通过健康扶贫,基本补齐了贫困地区的‘七个短板’。”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告诉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纠正传染病高发频发、加强慢性病管理、基层建设、增量提质基层队伍以及遏制政策外生育等7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全省88个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达标率98.39%,村卫生室达标率83.08%。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个人支付比例由2015年底的18.21%降至1.49%,实现“零支付”或“微支付”,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顽疾。81个贫困县县医院完成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并开展远程会诊服务,远程会诊系统覆盖率达92%,累计远程会诊1.97万人次,同比增长5%。落实三级、二级医院分别对口支援贫困地区256个县级医疗机构和54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央、省、市共下派4192人,诊疗贫困地区群众225.2万人次。

四川发布客户端实习记者 黄晶

》》》延伸阅读:

健康扶贫“五个创新”主要是指:

创新实施“五大行动”: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统筹兼顾,全方位、系统化地实施“五大行动”。具体来讲,通过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植行动、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以及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少生病”、遏制“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顽疾。

创新落实“八个100%”:将解决现时所患疾病与预防保健统筹考虑,推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六项补充医保、医疗扶持、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控制、就医社会公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保健等八项政策举措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100%全覆盖。

创新推行“十免四补助”医疗救助:”免费开展一般诊疗、院内会诊、住院分娩、白内障手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结核病一线药物治疗、包虫病药物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和巡回医疗服务、基本医保个人参保;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残疾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重症大骨节病给予700元至3万元不等的治疗费用补助。

创新建立“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救助: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基础上,在新增基本医保补助资金中安排资金,建立起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全报销救助;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医药爱心基金”;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均建立每县300万左右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慈善总会建立起贫困人口大病慈善救助基金。通过医保、救助和基金使用,确保贫困患者不因病致贫和返贫。

创新开展对口支援:实施“三级医院帮县医院、二级医院帮中心卫生院、县帮乡、乡带村”的全方位对口帮扶机制。

健康扶贫“六个精准”是指:

一是精准摸清健康底数。建立起因病致贫返贫63万户184万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精准到户、到人、到病。

二是精准实施医疗保障。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县域内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并扩大门诊特殊疾病范围,新增20种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遴选九种疾病实施按病种付费。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三是精准开展医疗服务。按照一次性能治愈、需住院维持治疗、需长期治疗和康复实施分类救治。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开通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四是精准实施预防保健。对贫困人口7-64岁人群在脱贫攻坚期内每人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一人一策”实施健康管理。深化健康教育“五进五讲”,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五是精准提升服务能力。精准实施对口帮扶、开通远程诊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支持贫困地区打破绩效工资总额,建立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奖励基金。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试,新增合格村医9000余名。注重从贫困户子女中免费培养村医,促进卫生人员增量提质。

六是精准整顿生育秩序。针对凉山、乐山等地政策外多孩率高的问题,强化“一票否决”制,创新实施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对达到生育政策规定数量上限的育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每例奖励300元。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