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没有想到,才一个多月就把拖欠的租金付清了。”近日一大早,乐山市井研县集益镇雨台村村民廖琼英在微信群里分享着喜悦。
廖琼英的喜悦,得益于集益镇试点的“廉洁乡村”建设。
村(社区)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最后一公里”延伸的重要末梢。聚焦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服务群众、干部作风等,井研县纪委监委在全县3个乡镇试点“廉洁乡村”建设,规范村级运行,补齐监督短板,倒逼基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一批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繁盛果业租用农户土地种柑橘,可2019年的租金都还没付,找了村干部也没用,怎么办?”去年9月,廖琼英在微信群里提出了拖欠租金的问题,不少村民在群里也跟着议论起来,“业主总说没赚到钱,付不出租金。”“能不能解决,地还租不租?”
通过微信群收集群众问题是手段,拿出“实招”解决问题才是“终极目标”。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集益镇第一时间召集分管农业的负责人、村“两委”干部、园区业主、村民在柑橘园“做客”,商量解决对策。与此同时,村纪检小组长刘飞将现场的情况在微信群里向村民们“转播”,不少热心的村民还在群里出点子……
廖琼英把消息一传开,在微信群里反映问题的村民也多了,两个月时间里,微信群里收到关于村道加宽、“三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5个,镇纪委和村“两委”逐一对照问题清单在微信群里向村民做出回复。
赵琴是王村镇集体村的“90后”文书,她所在的集体村也是“廉洁乡村”的试点村之一。在赵琴的手机里收藏着两份清单:一份“责任清单”,一份“负面清单”。作为一名上任不到一年的新手,赵琴把“责任清单”视为工作宝典,清单梳理了农村危房改造、五保低保救助、惠农补贴等68项内容,日常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作为村里的“新鲜血液”,赵琴把“负面清单”称作“底线清单”,“清单明确了不能做的,就坚决不准做。”赵琴有自己的坚持,她常常用“负面清单”自警自醒,村组干部开会时,她还主动分享把两份“清单”运用到工作实际的心得。久而久之,自觉运用两份“清单”成为了集体村村组干部们的一种习惯。
2020年11月,集体村迎来11名长期外出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家里人都说现在村里风气好。”返乡创业的蒋志飞,在生活超市开业当天,对前来维持秩序的赵琴表明了返乡创业的初衷,“看到家乡变好了,还是愿意回乡创业”。一席话让赵琴心里暖暖的,赵琴感慨,集体村正刮起了阵阵“新风”。
“随着‘廉洁乡村’建设的试点,三个镇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明显改善,村组干部信访反映有明显下降,返乡创业人数明显上升。”井研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吴天军表示,三个镇的试点各有亮点,下一步将在全县推广,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履职担当,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郭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