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按照“就业扶贫、技能先行”的思路,启动实施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计划,全力推进技能扶贫培训“春季攻势”。市人社局统计,一季度,全市分类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扶贫7320人,培训后实现转移就业5092人。
年初,市人社局迅速将技能扶贫培训任务分解到县(区)、落实到乡镇,层层压紧压实责任,纳入目标管理,坚持旬督察、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考核结果与绩效奖挂钩。
春节后刚上班,相关部门就组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村社干部,对全市4.3万名贫困劳动力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等情况摸底到户、落实到人,分类建立技能培训需求台账,录入贫困劳动力实名信息系统,以村为单位制订年度技能扶贫培训计划,量身制定培训方案,并统筹整合涉农培训资金2200万元,分期分批组织培训。
为确保培训效果,不走过场,我市对全市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清理,组织了办学条件好、公信度高的71家公办或民办培训机构承办培训任务,并投入130余万元购置教学设备。同时,结合贫困劳动力的培训需求、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组织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和农村的“田秀才”“土专家”,编写了《就业扶贫服务手册》《巴药种植技术》《农村实用养殖技术》等一批实用技术培训教材,在培训内容上突出“接地气、服水土、可操作”。此外,成立了21个“送培训下乡”小分队,在各县(区)组织举办“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培训活动。
今年来,全市共培训贫困劳动力7320人,兑现各类补贴360余万元;积极组织跨市(州)、跨县(区)“扶贫专班”,组织59名贫困劳动力免费参加跨市(州)“扶贫专班”培训,培训专业化、品牌化效应日益凸显。我市还进一步采取送岗位到培训课堂、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鼓励本地企业吸纳、联谊中介机构往外输等方式,帮助参训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转移就业5092人,促进培训学员创业279人,助推5300余户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脱贫。(记者 李俊如)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