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川消费金额2.73万亿元 6个特点值得关注

2021-01-20 09:25:00   四川观察

1月19日从四川省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企业映潮科技了解到,2020年四川消费金额达2.73万亿元,同比下降4.83%,较全国高出0.96个百分点。

映潮科技最新出炉的《2020年四川消费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四川消费市场在二月极速下降,从三月起恢复,并持续回暖。

全年还呈现以下6个特点,值得关注。

一、农村消费潜力凸显

2020年1-12月,四川城市、农村分别实现消费金额1.97、0.7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5.10%、4.10%,农村消费韧性更强,增速较城市高出1.00个百分点。

增速体现出农村消费力,那农村消费潜力从哪凸显?来看收入。

据四川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三季度已恢复接近于去年水平,而城镇收入增速回升至疫情前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农村消费潜力凸显。

二、新业态新模式涌现

疫情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四川线下商超店铺加快数字化转型,线下商超数字化渗透率达37.08%,较去年同期增加9.05个百分点。

餐馆、酒店、旅行社、电影院等服务业商家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数字生活,“吃喝玩乐”大省四川服务型线上消费全年同比增速高出全国2.77 个百分点。

云旅游、线上教育、在线文娱、远程医疗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线上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地位进一步凸显。

三、川内理性消费强化

疫情短时冲击居民就业,四川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一季度四川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

收入下降导致居民消费观念调整,“把钱花在刀刃上”,对优质商品推崇的消费者更加理性的选择高性价比商品,如智能、节能型家电、家具、汽车在政策利好下消费快速提升。 

四、跨境电商消费快速增长

海外疫情日趋严峻,出于无接触的消费需求,跨境线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2020年四川跨境电商进口总额达79.15亿元,同比达26.08%。其中食品保健、医药健康品类商品位列前茅。

四川00后、90后、80后的女性为跨境电商消费的主体,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位列四川消费者欢迎的跨境电商进口国家前三位,此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商品也越来越受到四川消费者的青睐。 

五、四川汽车消费加快回暖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四川社交、出行需求逐步回暖,同时汽车产业周期性回升,汽车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汽车消费加快回暖。2020年1-12月,四川汽车消费金额达2144.94亿元,同比下降0.93%,较全国高出3.54个百分点,4月同比转正,12月同比达8.50%,后劲较强。

其中,四川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走高,5月销量在今年首次同比正增长,增幅超过了传统汽车,12月消费金额达9.62亿元,同比增长87.23%。

不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看到这一数据会作何感想。

六、四川保供类消费品总体货源充足

2020年1-12月,受猪周期波动和消费缓慢回升的双重影响,C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全年呈现前高后低态势。猪肉供给逐渐恢复,猪价滞涨下全年高位盘整,是影响CPI同比下行的主要因素。

说到供给,四川充足的保供类消费品货源不得不提。

随着四川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各地保供稳价工作有序进行,四川主要保供类消费品总体货源、库存充足、流通顺畅,生活资料有效保障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在12月四川地区局部偶发疫情之时,各地保供产品储备与投放有序进行,经受住了疫情考验。

受寒冬来临、病毒变异和境外输入病例影响,疫情存在持续反复的可能,但随着全国防疫经验的丰富和保供给的充分准备,四川稳产保供将继续顺利推进。

让我们给四川的稳产保供点个大大的赞!

最后,丁真走红推动了消费也带来了很大启发──文化消费“IP化”。

随着90 后、00后成为新时代文化娱乐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文化产品的精神品质、审美品位和价值诉求更高,这使文化IP所引发的粉丝效应成为新时代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丁真走红的第二天(11月17日),以甘孜康定机场、亚丁机场为目的地的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90%,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111%,成为本年度的“超级旅游IP”。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