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惊艳”亮相

2017-04-01 15:34:26   四川发布

今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暨建设动员大会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据悉,四川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三个片区 。而川南临港片区落户泸州,使泸州成为四川除成都外,唯一分享自由贸易区大蛋糕的城市。

那么,想知道未来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将怎么建吗?一起来看看!

川南临港片区为什么落户泸州

区域范围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后简称“川南自贸片区”)东至成自泸赤高速西侧,南至长江,西至医教园区,北至进港铁路,总面积19.99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川南自贸片区定位为建设长江上游辐射川滇黔的航运物流中心和承接沿海沿江产业转移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以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成为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泸州优势

这里拥有四川航运第一大港--泸州港,具备长江上游除重庆外最佳水运通航条件,泸州港口优势突出,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近年来,泸州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和配套服务,各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四川省前列,去年共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417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位、川南经济区第一位。并且,泸州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铁公水空”无缝对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川南临港片区的规划方向

总体规划

从泸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官网获悉,目前,《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总体规划》正在公示,公示时间为3月28日--5月10日。据悉,泸州自贸区的总体规划是按照国家对四川自贸区发展建设的总体要求,借鉴国内外自贸区的额空间建设经验,结合泸州自身基础条件,从政策制度、产业功能、空间支撑、建设管理四个维度进行系统研究,明确自贸区内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与泸州城市的关系,优化泸州自贸区功能空间布局与设施配置。

“一核四区”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拟打造“一核引领,四区联动”发展格局。

一核:

川南临港片区19.99平方公里(含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高铁枢纽、医教园区等)

四区:

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和酒业四大特色产业。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形成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四大支柱产业。

中国白酒金山角酒业园区--构建基础酒酿造、基础酒储存、灌装生产、包装材料供应、仓储物流、有机原粮等六大主题园区。

泸州空港产业园区--发展航空装备制造、航空物流、航空食品等配套产业。

“一区两试点三平台六中心”

据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还将建设川南国际贸易产业创新发展区,打造“一区两试点三平台六中心”,与100个国(境)外城市建立贸易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建设国别产业园区。

一区:总部经济聚集区

两试点:跨境电商试点、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三平台:跨境旅游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跨境服务平台

六中心:高端诊疗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国际酒类交易中心、区域性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中药材集散交易中心、临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六个重点试验区域

重点建设6个重点试验区域:一是建设国际航运发展合作区,二是建设临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区,三是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验区,四是建设国际酒业发展合作区,五是建设沿江高新产业集聚区,六是建设航空产业副枢纽。

目前情况

目前,随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获批,川南临港片区投资洼地效应已经凸显,近期已新引进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高端制造业等多类别企业约400家,吸引投资465亿元。其中,签约智能终端项目13个,签约金额达53亿元,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产值近300亿元,解决就业近万人;与7家金融机构达成入驻意向。

未来,川南临港片区有这些工作要做

◆打造通关便利、畅通国际的沿江开放通道

加快推进泸州港基础设施现代化,争取设立国家开放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全面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全力推进长江航道泸州段升级工程。积极创新内陆航运口岸服务体系,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口岸贸易服务;加强口岸执法协作,探索创新内陆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强化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沿江沿边通关一体化。同时,主动加强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长江主要港口城市的开放合作,推动长江经济带航运物流协同发展。

◆打造产业集聚、服务高效的临港开放平台

川南临港片区将着力建设航运物流核心区、保税贸易集聚区、高端制造业集聚区、西南贸易中心区、区域性金融服务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六大功能区。特别是在白酒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川酒优势,探索白酒产销模式创新,深化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功能,打造中国白酒创新创业集聚地。我们将大力实施全球招商引资战略,建立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畅通境内外双向投资通道,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

◆打造联动川南、服务滇黔的协同开放窗口

推动泸州港与双流航空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无缝衔接;加快渝昆高铁、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泸州段、隆黄铁路叙永至镇雄段等项目建设,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整合川南港口资源,推动川南经济区在国际服务贸易、港口物流等领域开展合作;加快泸州新机场建设,构建“水、公、铁、空”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滇黔协同开放发展新机制,联合云南、贵州等地,创新无水港合作模式,建立跨省市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打通沿边开放口岸合作通道,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动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

川南临港片区未来的发展任务

未来三至五年,川南临港片区还确定了六大改革发展任务:建设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川南国际贸易产业创新发展区、推进金融服务中心与金融产业聚集区协同发展、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构建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保障体系。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这六大任务初步细化分解为70个改革项目、173项任务、397项具体措施,其中今年首批实施改革项目30个。

任务一:建设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负面清单  智慧自贸区  投融资平台  权责清单  集中审批  集中监管执法  信用评价平台  国际仲裁  一体化通关

任务二:建设川南国际贸易产业创新发展区
关键词:酒类国际交易  知识产权服务  跨境电商  国际会展  跨境文化旅游医疗  大宗商品交易  总部经济  进口商品集散

任务三:推进金融服务中心与金融产业聚集区协同发展
关键词:跨境投融资  境外发债  金融机构  融资租赁  金融监管

任务四: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关键词:“水公铁空”多式联运  国家开放口岸  综合保税区  无水港  国际航线  航运服务中心

任务五:建设内陆与沿江沿海沿边协同开放示范区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  孟中印缅  枢纽节点  物流通道  全球招商  产业转移  跨区域合作  创新制度共享

任务六:构建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建设保障体系
关键词:“市区一体、三区合作”  地方立法  配套政策  宣传推介  评估推广

川南临港片区未来“小”目标

泸州目前已建立自贸区产业项目库,下一步将依托港口优势,争取设立国家开放口岸,积极推动粮食、木材、肉类等进境指定口岸落地,主动争取与长江沿线城市和西部省市深度合作,建设港口贸易发展合作区;同时积极设立综合保税区,搭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主动承接沿江沿海高新产业转移,重点建设装备制造集聚区、现代医药发展区。

总体目标--

按照“半年出成果、一年可复制可推广、三至五年成体系”的要求,力争建成营商环境优化、投资贸易便利、综合枢纽畅通、保障体系健全、协同开放效果显著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

三年目标--

新增注册企业10000家以上,注册资本1000亿元以上,引进市外资金1000亿元以上,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400亿元,新增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100家,与100个国(境)外城市建立贸易合作伙伴关系;集装箱吞吐量100万标箱。

四川发布客户端出品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