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7日下午,宜宾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2019年,宜宾市经济总量突破2600亿元、由全省第4跃居全省第3,实现了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2.4%、居全省第1,预计全年经济增长5%、总量达到2770亿元。以此为起点,只需明年经济增长6.6%,宜宾就能成为全省第2个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的地级市,如期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
实现这一目标后,怎样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动宜宾“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是市委必须提前思考的重大问题。为此,市委专门召开一次全会,作出《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决定》,这是事关宜宾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宜宾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必将进一步提升宜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区域能级和战略位势。
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全市各条发展战线目标明确:
高质量建设三江新区 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核心引擎
宜宾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把“高质量建设三江新区”作为头号任务,鲜明指出“三江新区是支撑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芯”“全力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核心引擎”和“高质量建设六个样板区”,赋予三江新区新使命和新要求。
新区结合规划研究成果,梳理形成未来六个方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路径: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坚持高端引领,加快建成创新型现代产业集聚区;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成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坚持全域开放,加快建成开放合作先行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成幸福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区;坚持先行先试,加快建成全面创新改革样板区。
高质量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 打造长江上游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
商务部门提出了到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150亿元,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突破1800亿元,确保总量、增速列居全省前列的两个阶段性奋斗目标。
为此,将聚焦六大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加快建设区域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区域会展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
明确抓手,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实施融合发展行动,实施集聚提升行动,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实施主体倍增行动,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实施环境营商行动。
高质量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区域科教中心
确定这一战略目标精准科学、支撑有力:“双城”支撑有力,四年来,大学城、科创城实现“无中生有、弯道超车、跨越突破”;职教支撑有力,紧扣“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发展特色职业教育;科技支撑有力。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路径明确、重点突出。宜宾将着力提升“双高”办学水平和特色,尽快实现10所普通高校、10万大学生和10所高职院校、10万高职生的2个“双10”目标;着力推动学教研产用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优质基础教育强支撑。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 重点做好“六个聚焦”
为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让工业挑起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在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同时,宜宾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聚焦。
聚焦区域协同,建立跨区域产业协同机制;聚焦产业集聚,构建产业新体系;聚焦企业培育,增强实体经济新动力;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工业基础;聚焦园区建设,优化发展新布局;聚焦要素保障,完善市场资源配置。
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 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
根据全市农业产业现状和总体谋划,全会提出,要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市,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宜宾市农业农村系统将重点围绕6个方面做好工作:建基地,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搞加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抓示范,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创品牌,提高农产品美誉度;聚合力,提升农业开放水平;强保障,落实“三农”优先发展。
陈亿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江艾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