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11日上午,四川公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闻通气会在省公安厅举行。通气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上半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战果、发案形势和类型、典型案例及防范提示。据介绍,今年1-6月,全省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904名,同比增长173.54%,破案3422起,同比增长94.76%。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第五次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坚持“侦查打击、综合治理、宣传防范”三位一体工作方针,紧紧依托公安部“云剑行动”和省公安厅“奋进”系列专项行动,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展开全面围剿,形成了浓厚的严打整治氛围,打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侦查打击成效、技术反制能力、行业治理水平、宣传防范力度显著提升。
今年1-6月,全省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904名,同比增长173.54%,破案3422起,同比增长94.76%。其中,抓获涉疫情诈骗案件嫌疑人200余名,累计破案300余件;侦破省、部挂牌督办案件46起,报请公安部挂牌督办24起。通过优化预警监测模型、建立 “警企联合实验室”、开通“96110”反诈预警劝阻专线等工作措施,1-6月,全省公安机关共止付被骗资金14.4亿元,同比增长50.15%,冻结被骗资金14.6亿元,同比增长151.7%;共拦截诈骗电话2289万余条,处置疑似诈骗电话5.1万个,拦截封堵涉诈网址5863个,拨打预警劝阻电话31.26万余条,平均每日预警3000人次以上,直接避免群众损失1087万余元。1-6月,全省共关停涉诈电话13.16万余个,对1.49万余个银行账户采取了限制办卡和限制非柜面业务措施,涉案电话卡、银行卡数量有了明显减少。
据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杨林介绍,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呈高发形势,主要表现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门槛低、成本小、收益高,吸引大批人员参与,犯罪群体人数快速扩张增加,大批犯罪分子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不断创新作案手法。诈骗犯罪窝点呈向内扩散和向外转移的新动向,打击难度进一步增大。
目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最为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主要有以下5类,分别是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案件,刷单类诈骗案件,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案件,冒充购物客服诈骗案件以及虚假购物消费诈骗案件。对上述案件,公安机关正在有针对性地开展侦查打击和防范预警宣传工作。
四川公安防范提示:
一要务必增强个人信息、家庭信息、银行卡信息的保护意识,防止相关信息流失;
二要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凡是要通过网络进行转账汇款的,务必要仔细核实验证,保持警惕、冷静,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更不要受他人指使向陌生人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三要务必增强警惕意识,对手机和电脑中不明来源的网络链接、二维码等信息保持警惕,不要乱点,并请及时删除,以免错点给自己造成损害;
四要务必了解基本常识,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和你谈钱的都是骗子,请一律挂掉;
五要提升法制意识,避免为小利诱惑参与买卖银行卡、手机卡等违法犯罪活动,更不要以身试法参与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六要牢记96110反诈骗预警劝阻专线。96110是全国公安机关反诈骗预警劝阻专线,当该号码向您拨打电话时,说明您可能被骗,请您务必接听!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