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速度! 工业加快发展 产值逆势增长

2020-08-06 17:5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八月的骄阳,催紧前进的脚步。八月的绵竹,正在描绘一幅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画卷。

走进各个工业园区,只见一派繁忙的景象:龙蟒大地复合肥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盯电子终端,密切关注实时数据变化情况;在瑞驰拓维厂房内,空中吊车往来,地面焊花飞溅,各工段工位一片繁忙火热……各大企业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生产,危机中寻转机,困境中实现产值逆势增长,全力助推绵竹工业走上加快发展之路。

据统计,2020年1至6月,绵竹13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2.7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7.7亿元。1至6月绵竹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4%;工业技改同比增长12.3%。

抢抓机遇 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加快工业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核心是转型升级。为此,绵竹在调优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盛夏时节,龙蟒大地公司车水马龙,各生产车间更是开足马力,忙碌生产。该公司总经理王利伟告诉记者,作为目前国内主流精细磷酸盐生产厂家,疫情初期,企业一边做好科学防疫,实施安全环保措施,一边推动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内部管理、销售渠道等全方位优化升级,还邀请国内外化工顶级专家做智慧支撑,成功打通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发等全流程,走在了国内外前列,这正是企业在疫情下仍然能够稳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1至6月,企业实现净利润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8%,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优秀的品牌、优秀的品质、优秀的团队,使龙蟒大地公司在磷化工市场中逆流而上、独树一帜。

作为绵竹传统产业的机械制造、白酒产业又如何在经济下行压力面前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呢?答案就是转型升级。以鑫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相继在全球暴发,面对赛车汽车连杆、曲轴等产品出不去及国际订单被取消等困难,该公司复产以来迅速抢抓风电产品市场,订单持续“飘红”,仅重机车间就跑出千余万订单,生产的风力发电机轮毂、机架供不应求。而作为绵竹白酒产业的“领头羊”剑南春集团也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体验经济,继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技改工程项目建设,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主创新 “智能制造”激发新活力

8月5日下午,记者在四川特能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个生产车间看到,多条现代化全自动组装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行,国内领先的精准检测设备为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一排排“穿戴整齐”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映入眼帘。疫情之下,该公司主动适应电动工具市场,生产的各类锂电产品一上市就脱销。“今年公司电动工具类的锂电池生产线四季度销售目标是2000万元,为了确保实现保质保量完成订单,目前全体员工正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公司总经理龚华说,特能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生产电动汽车锂电池、电动自行车锂电池、5G通讯储能锂电池,待所有的生产线全部启动,年销售收入保守估计可达8亿元。

一大批后起之秀企业正奋力追赶。六方钰成生产的用于5G通讯的高性能电子陶瓷基板及元器件为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贡献力量;润格生物公司的酶解肽蛋白的生产项目为绵竹产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助力新兴行业跑出了“绵竹加速度”……

“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推动、创新驱动。这次疫情对整个工业产业结构、组织方式带来的深刻变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绵竹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将会更注重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绵竹市工信局局长杜华介绍说,将紧紧围绕工业稳增长,补齐减量、做强存量、做大增量,深入推进工业经济“5+1”计划,继续鼓励企业以科技为支撑,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服务工作,抓好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坚决扛起“工业挑大梁”使命担当,努力完成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

优化服务 当好企业“店小二”

抓产业,抓工业,重在抓企业。在绵竹,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这样的意识早已牢固树立。

6月23日下午,绵竹市专门召开了“6•26”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市级领导班子与民营企业家共聚一堂,听企业心声,帮企业解难题,用实际行动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市级部门主动对接,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助力企业发展,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

疫情期间,健卫医疗转产过程中,不仅出现人员缺乏,而且还存在原料不足、交通运输受阻的大难题。通过一条专线,企业负责人直接向绵竹市领导反映情况;有关部门随即跟进,化身“店小二”,送去“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次氯酸钠原材料,同时与绵竹市交通局协调,上报指挥部,及时安排专车,帮忙运送原料。仅用了2天时间,健卫医疗就顺利复工,实现了日产10吨84消毒液的生产能力。

从制度创新、战“疫”补给到“真金白银”暖心政策,绵竹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动,安排绵竹高新区、工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积极上门开展“网格”和“指导员”服务,从疫情防控、员工健康体检、新入职人员培训、申报资料准备和“二十条”干货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让企业少走弯路,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今年以来,绵竹市将“优化服务”作为重要抓手,应对疫情影响,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稳定经济基本盘,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供应链、招工用工、融资等困难。

为抢出工业经济发展加速度,绵竹市工信局继续做好精准服务,用活各项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和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政策兑现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沐浴减负缓压的“阳光雨露”,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申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