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8月5日,笔者从宜宾市长宁县交通运输局获悉,硐底镇红旗村至珙县鱼池村的生命通道已于7月底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加紧进行波形防护栏安装等扫尾工作,预计本月10日将全面完工。
打桩、拧螺丝......笔者在硐底镇红旗村至珙县鱼池村的生命通道现场看到,作为长宁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八条道路之一,宽6.5米的道路已完成沥青路面铺筑和地标线划线,工人师傅正在道路一侧安装波形防护栏。
“预计5天左右能安装完。”现场施工人员袁传明表示,材料已经进场完毕,正常施工一天能安装400米左右。
硐底镇红旗村至珙县鱼池村生命通道,起于长宁县硐底镇红旗村省道309线,止于珙县珙泉镇鱼池村,其中长宁县境内全长3.55公里。自今年2月启动建设以来,在该县交通部门和硐底镇的积极协调帮助下,工程施工方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工程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施工组织,加大建材供应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道路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交安工程已完成60%。
“此项目的完工,将极大提升该段路的通行能力,为应急救援保通提供了交通保障,也为沿线的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长宁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交战办副主任兰阳平介绍,这条路原来是一条3.5米的村道,其中有一段还是3.5米的碎石路面,不能够保障晴雨畅通。“6.17”地震后,长宁县对该段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改造为6.5米宽的沥青混泥土路面。
据了解,“6.17”地震发生后,省道309线珙县巡场至硐底段出现山体塌方、路基沉陷,导致公路中断。公路中断期间,硐底至巡场、珙泉需从长宁县花滩镇绕行。硐底镇红旗村至珙县鱼池村生命通道的建设,将极大缩短硐底镇至珙泉镇的行车时间,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救灾通道畅通和灾后重建项目顺利推进。
宋成均 黄婷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江艾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