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家企业、300余名行业“大咖”齐聚德阳 共话数字经济发展

2020-07-14 18:3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13日,以“智能大时代、数字新德阳”为主题的德阳市首届人工智能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暨重大招商引资工业项目签约和2020数字四川创新大赛(德阳分赛区)举行。70余家企业、300余名数字经济领域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齐聚德阳,共话数字经济发展。

在当天的签约仪式上,德阳市政府与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德阳市级相关部门与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公司、阿里钉钉公司、深兰时代公司、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签约共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产业等领域项目19个,总投资230.85亿。

发展数字经济 德阳优势独特

德阳因工业立市、以产业兴市,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2019年德阳数字经济总量达874.9亿元,占GDP总量的37.45%,已经成为新兴经济增长极和产业转型支撑点,具备特色鲜明的发展比较优势。

德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罗文全介绍,德阳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顶层规划优势凸显、产业生态优势聚集、产业转型优势明显、数据资源优势突出、技能人才优势领先、成德同城优势独特六大优势。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全市工业企业达6000余家,已建成各类创新孵化园区37个,组建城发集团搭建数字产业发展平台。

德阳在全省率先建成“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被工信部列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装备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45%、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达35%,已建和在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1个,居全省第三,形成了电子元件、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电子商务等业态并举的多元数字产业格局。

作为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示范市和中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德阳拥有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蓝领”的摇篮。现有职业院校29所、在校生14万余名,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5个,已开设信息化相关专业35个、在校生10263人、教师370人,可为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数字制造和软件开发、系统管理等产业提供专业化、订制化的技能人才支撑。电子科大德阳校区已经建成,华为拟与德阳院校合作开办“ICT学院”。

作为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一网通办”建设试点城市,德阳共享交换平台可调用数据达1.65亿条。着力推进成德同城化建设,实现动车公交化运营、日开行80余列、最快23分钟抵达,形成成德同城“半小时通勤圈”。

发展数字经济 德阳未来可期

在当天举行的数字经济项目和招商引资重大工业项目签约仪式上,德阳市政府与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德阳市级相关部门与中国电子集团、华为公司、阿里钉钉公司、深兰时代公司、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此次签约共涉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工业产业等领域项目19个,总投资230.85亿,将为德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展数字经济,德阳最迫切的目标是产业转型和产业聚集,最主要的优势是开放的市场资源,最有利的条件是丰富的应用场景。”罗文全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德阳将把数字经济作为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主导型产业,释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德阳还发布了首批数字经济机会清单,涵盖67个项目,总投资近500亿元,包括以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为主的政府投资机会清单,以打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和产业聚集区为主的“数字小镇”机会清单,以政务信息化和数字治理为主的数字政府服务清单,以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为主的数字化转型机会清单。

“我们真诚邀请全球数字经济企业家和创业者来德阳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投资兴业,与我们携手挖掘大数据‘钻石矿’,共同拥抱德阳这片数字经济新蓝海。”活动现场,德阳向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发出盛情邀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