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新基建元年。今日,《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出炉,为成都“新基建”清晰了路径,也明确了未来三年的重点任务。
新基建呼唤新金融,探索服务成都新基建发展的创新金融也不断生根发芽,为新基建加速发展赋能。记者了解到,日前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旗下的锦泓科贷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科创金融+产业链金融”双轮驱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该新型科技金融综合解决方案聚焦产业链上多元化融资主体,为科技企业制定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策略。
贯穿生命周期 解决不同资金需求场景
根据《方案》,到2022年,我市将基本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力显著提升。
锦泓科贷“双轮驱动金融解决方案”立足科技金融本身,融合了科创金融服务和产业链金融服务,在服务维度和广度上,构建科创孵化网络,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两种金融服务应用于不同的资金需求场景,贯穿产业链中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最终形成融资综合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科创金融服务来源于硅谷风险信贷理念,扶持有爆发潜力的早期科技企业,通过对团队、技术等要素评判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助力其快速成长。例如,成都新经济“双百工程”企业培育计划中,锦泓就为超过十家新经济企业提供过信贷金融支持。产业链金融则主要针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这些企业一般位于大产业链上,比如医疗、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制造产业链等。这部分产业链也是目前成都乃至四川最为旺盛的领域。通过评判产业链上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交易要素如订单、应收账款等来提供融资服务,将资金“灌溉”到产业链体系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新基建下的新金融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新基建”下,数字化服务场景再次扩充,技术“基因”也让产业链金融服务更新迭代。据了解,作为国有控股的科技金融机构,锦泓科贷将持续加强在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领域的研究力度,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同时,还将根据产业链上不同行业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和客户特征,通过优化授信管理方式,着力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痛点、堵点问题,改善整个产业链体系现金流,提高周转效率。
此外,锦泓科贷也正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帮助其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信贷供给对信贷需求的不适应问题,并基于协同效应、规模效应、网络效应等,更好地实现信贷成本、收益和风险的动态平衡。(记者 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