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30日,随着“两隧一桥”全面完工,布拖县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四川全面实现100%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实现了“车路双通”。
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坐落在距离布拖县城60公里的金沙江畔西溪河峡谷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平均海拔1000米,全村幅员面积4.04平方公里,其中全村耕地面积将近1000亩,林地面积近2500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65户、253人,属彝族聚居村。阿布洛哈在彝语中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因历史原因,该村一直以来未专门修建对外出行通道,村民需沿陡峭山路步行近4个小时才能到达对外通道公路,是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
为了让这里的群众走上通畅安全的道路,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多年想修却由于条件复杂、投资巨大而未修的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于2019年正式动工,项目起于拉果乡布歪村至伟木村通村路K11+000处,止于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小学,全长3.8公里,为四级公路。由于施工难度巨大,在省州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交通部门会同设计单位经反复优化设计,最终采用三隧加一桥的方案,于2019年12月31日通过“硬化路+缆车摆渡”永临结合的方案,打通了阿布洛哈村的对外通道,基本满足老百姓日常客货运输需求,标志着四川提前一年完成交通脱贫攻坚兜底性目标。
随着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金通工程”乡村客运班线的开通,这也意味着,除因常住人口不足100人、需求不足等原因而不具备通客车条件的36个乡镇、671个建制村外,我省具备条件的4215个乡镇(不含街道办、其他单位)、44830个建制村(不含居委会、其他单位)全部实现通客车,提前3个月完成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
阿布洛哈村至拖觉镇客运班线是凉山州首条按“金通工程”标准实施并开行的乡村客运班线,全长35公里,实现了统一的乡村客运标识,统一的村级招呼站牌,统一的客运车辆外观,结合民族地区特色的从业人员统一服装并佩戴标准工牌,车辆统一安装了4G视频监控系统,该班线由西运集团布拖分公司执运,每日往返1班,遇拖觉镇赶集日增加至往返2班。阿布洛哈村村民出行从过去步行近4小时缩短到如今乘坐客车40分钟就能到达拖觉镇,不仅解决了生产生活出行难题,打开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大门,更是依托“金通工程”全面提升了乡村客运服务品质,实现了出行的“好”和“优”,提升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悉,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建设投资1.12万亿元,新改建公路19.9万公里,公路里程总增加4.4万公里至33.7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其中:贫困地区完成投资6300亿元,新改建公路12.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8.3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全省累计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4万公里,实现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危险路段全覆盖,并加速完成村道覆盖;实施渡改桥887座,危桥改造1013座,全面取消一、二类江河渡口,大大提升基层群众交通出行安全保障;77座“溜索改桥” 全部建成,帮助499个村的数十万农牧民告别溜索出行方式。新增县级客运中心120个、乡镇客运站331个、村级招呼站(牌)1.9万个,实现所有县二级(三州三级)及以上等级客运站全覆盖,即将实现具备建设条件的建制村招呼站牌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