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6月23日,国家禁毒委在北京举行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我省6个集体、4名个人获得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第一排右二为李修会
在表彰名单中,大都是禁毒缉毒大队的“专业战士”,有一个特殊的职务显得尤为特别,她就是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李修会。一位身处“象牙塔”的校长,能和“禁毒”扯上什么关系?这个小镇上的民办学校,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从成都出发,花费5个半小时来到了摩尼镇──泸州市的一个边陲小镇。
初心:不让“花朵”在恶劣环境下枯萎 教育先禁毒!
摩尼镇虽然相对来说地处偏远,但是建设得非常现代化,整个镇子看起来自然而干净。加之,镇上的气温较城市偏低,炎炎夏日下,这里是周边市民休闲避暑的胜地。整齐排列的灰色砖墙小屋别有民族风情,这里俨然一副乡村旅游示范地的模样。
△摩尼镇仙草湖
在新苗实验小学教师陈英的记忆中,她初见的摩尼镇并非此模样。陈英来自资阳,她坦言,“刚来到摩尼时,这里比较乱,晚上根本不敢出去。”原来,摩尼镇地处云贵川边界,是三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使得摩尼一度成为毒品泛滥的重灾区。
李修会于1986年7月在自家30平米的土坯房里创办了叙永县第一家私立幼儿园──新苗幼儿园。“家长送孩子来幼儿园上学时,我总会听他们说起哪家的儿女吸毒了,谁家的亲戚在贩毒等。”李修会回忆,那时,人人谈毒色变,每到黄昏时分,街道上就冷冷清清,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整个乡镇都笼罩在毒品带来的恐慌的阴云之中。
一个寒风凌冽的清晨,李修会和往常一样站在幼儿园门口迎接幼儿和家长。一位家长找上了她,泣不成声地告诉她,一位曾就读她幼儿园的孩子长大后因吸毒已然离世。从那天起,李修会下定决心,决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一定要把禁毒知识传授给我的孩子们,一定要和毒品这个恶魔抗争到底!幼儿园条件不够,那我就办小学!”
△学生自制禁毒创意小手工
坚持:留守儿童占全校学校90%以上 “大李老师”撑起他们幼小的天空
2002年,摩尼及周边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与日俱增。他们或是被寄养,或是被隔代抚养,更有甚者带着弟弟妹妹无助地生活。有的父母十天半月才有电话过问孩子,有的父母一年半载杳无音讯,甚至三五年也难以回家探望。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管束,不少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儿童。
△校内活动室中陈列着各种常见毒品,让孩子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面对全校90.5%的留守儿童,李修会用大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水潦乡两名朱姓孩子,其父母均为涉毒人员。母亲生第二个孩子时因难产去世,撇下父子三人艰难度日。而父亲因吸毒于2019年锒铛入狱,那时大儿子不过6岁,小女儿年仅3岁。两名“孤儿”被当地政府收容。由于政府抚养孩子有诸多不便,加上新苗学校接纳类似的特殊孩子之美名在外,叙永县民政局、公安局及水潦乡政府工作人员便将孩子带到了新苗。
△兄妹二人如今在新苗学校学习生活
当两名孩子出现在李修会面前时,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就涌了出来。在听取了两名孩子的具体情况后,她当即表示将孩子接管过来,并为他们免费提供生活、医疗、教育等全方面服务,直至毕业。就这样,两名孩子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在新苗这个大家庭中成长着。学校里这样的特殊孩子很多,李修会都尽全力去资助他们,关爱他们,教育他们,启迪他们,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大李老师”。
历程:一步一脚印 踏上漫漫毒品预防教育路
小镇学校从零开始深入开展毒品教育谈何容易?没有师资,李修会一面亲自查阅资料、向公安部门求教、备课,为孩子们上好禁毒课,一面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孩子们上法制教育课,一面培养语、数教师兼任禁毒课教师;没有教材,就抽调教师先四处取经,再自主编写,形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禁毒课教材;没有教具,就想办法采购仿真模型,实在买不到的,就组织教师利用各种道具自己制作……一步一个脚印,学校的禁毒课终于步入正轨。
△新苗学校的教师参与禁毒培训
如何让禁毒课不成为“过眼烟云”,而是深入学生思维模式?李修会聘请专职禁毒课教师,并将禁毒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打造了两间240多平米的禁毒活动室,配备了电视、电脑、互动游戏机等器材,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带领老师们开辟了禁毒法治文化连廊、开启了禁毒文化涂鸦室、开放了禁毒舞台剧排练房、开动了禁毒宣传小小志愿者等活动,让校园的一切资源都成了禁毒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课间,同学们做独创禁毒手语操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形成了以“生命呵护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成就生命”为教育理念,以“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影响家长,家长感染社会”为教育结构,以“二三三”和“十个一”活动为教育模式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在新苗学校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的学生达5000多人,受益的家庭和群众更是不计其数。摩尼镇及周边地区吸毒、贩毒现象大为减少,从2011年至今,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例因注射海洛因而死亡的现象。
△学校定期开展学生禁毒书信活动,到达学校影响社会的目的
李修会和新苗学校采取“禁毒+扶贫”的工作模式,通过扶贫宣传毒品预防教育来深化禁毒教育成果,通过扶贫带动涉毒贫困人员脱贫致富来巩固禁毒成效,细化帮扶措施,确保因毒致贫、因毒返贫、因贫涉毒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