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服务业发展大会会场外的走廊上,一个特别的展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大会开始前,先跟记者去逛逛这个专题展,它用三大版块梳理近年来我省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
2019年,服务业规模已达2.4万亿元,GDP每增长10000元,服务业贡献5260元;
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120元投入在服务业;
每万元税收,6230元来自服务业;
每万名城镇新增就业,7130人从事服务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均超过50%,已成为四川稳增长的主动力、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税收收入的主渠道、吸纳就业的主阵地。
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
4大支柱型服务业提质增效
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是占比最大的服务业重点产业。近年来我省商业贸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城乡商贸网络日趋完善,业态模式更加丰富,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2019年全省商业贸易增加值达4194.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7.2%。
现代物流
截至2019年底,全省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26条。2019年中欧班列(成都)全年开行1551列。全省规划建设各类物流园区231个。成都、攀枝花、泸州、遂宁、达州被列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全省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1128家,其中A级以上物流企业225家。全省培育一批多式联运、无车承载项目和优秀物流园区被列入国家部委试点示范工程。
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3121.87亿元,同比增长6.2%,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77%。
文体旅游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近年来我省培育打造天府旅游名县等一批文化旅游发展“领头羊”,全面推动体育产业发展,2019年全省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12.68亿元,增速比全国高8.5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11594.32亿元,同比增长14.7%;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在全国排第9位。
6大成长型服务业提速增量
科技信息服务
深入实施新兴业态培育工程、科技服务体系再造工程,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产业聚集。2019年全省全口径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约280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
商务会展服务
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省会展活动超1400场,会展业总收入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23%。以法律服务、商务咨询为代表的商务服务发展态势良好,成为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力资源服务
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构建要素市场的重要环节,强主体、建园区、创品牌、优业态、聚人才,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显著,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388.48亿元,同比增44.5%,促进520.7万人实现就业和流动。
川派餐饮服务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川派餐饮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盛誉。全省餐饮业产业规模稳步攀升、市场快速拓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全省餐饮业实现销售额3155.3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省社消零总额15.6%。川菜“走出去”步伐加快,百余家川菜企业走出国门,海外60余万家中餐馆中三分之一是川菜馆。进一步提升川酒品牌形象,让川酒香飘天下,享誉海内外。
医疗康养服务
紧紧围绕“健康四川”战略,统筹推进“健康+”行动,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37万个、床位63.17万张、医疗卫生人员79.43万人,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第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聚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家庭社区服务
家庭社区服务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省家庭社区服务业特色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快。2019年,全省家政服务业工商注册机构约7300家,家政行业总收入突破39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60万人。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服务业融合发展、集聚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推动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初步建成现代服务业强省,力争增加值总量达3万亿元以上,占比达55%左右,“4+6”产业增加值占比达6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40%左右。(记者 杨馥璘 兰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