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不善,长期拖欠近百名员工工资。疫情期间,员工们怎么才能“不扎堆”地把官司打了?通过网络提起诉讼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记者从5月19日举办的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非接触式”诉讼服务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5月中旬,全省法院共计网上立案19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多;网上开庭438件;网上材料收转36.9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0%。目前,全省法院已初步实现了诉讼服务从“走马路”到“走网路”的转变,实现了调解、立案、材料收转、联络法官、庭审过程、文书送达、案件执行、答疑信访等诉讼活动八个阶段“不接触”。
疫情期间,省高院民商事案件送达时间从过去的15至30天减少到2至7天。目前,全省已开通平台的119家法院,累计送达案件4361件12843人次。
方便安全跟潮流 诉讼服务“走网路”
近年来,“非接触式”服务日渐成为国内外一种商业模式和消费趋势,线上服务、自助服务、远程服务越来越多,柜台、售货员越来越少。这种模式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也减少了企业人力成本。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能介绍,“非接触式”诉讼服务是对传统诉讼服务模式的完善和升级,不仅能够在线上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所有功能,并且能够贯通现场服务、热线服务、网络服务,实现自助服务和远程服务,实现一网链接法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关主体,一网覆盖所有案件,贯通立案、调解、开庭、送达等所有流程,一网通办所有的诉讼事项。
微信立案查档 “四川微法院”全面升级
既然诉讼服务“走网路”优点这么多,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呢?目前,四川“非接触式”诉讼服务相关信息化平台主要有四川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互联网庭审平台、电子送达平台、“阳光执行”系统等。观观着重向你推荐“12368服务热线”与“四川移动微法院”平台。
在微信小程序中输入“四川微法院”,无需下载客户端,点击平台名称即可进入平台。去年7月4日起,四川微法院正式全面上线,向全省法院提供网上立案、案件查询、微信交费、诉前调解、手机查档、辅助工具、智能问答、法规查询、法院导航、地方特色等10大类25项功能。近期,四川微法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完善。除了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得到优化外,该平台还新增了11项实用性功能。
平台上线了使用教程视频,便于大家轻松上手使用该平台;新增了通讯录功能,当事人可在平台内获取对应法院的联系方式;新增了人工审核功能,方便大家在使用系统身份证认证时失败时进行人工审核;新增了案件再编辑功能,对需要重新提交的案件进行信息再次使用,当事人无需重新登记提交;新增了申请代理人功能,方便案件代理人使用平台。
此外,全省法院进一步优化了12368热线服务,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诉讼问题,并配备了专人接听和负责监督管理。据了解,全新的诉讼服务APP手机端也即将上线。(记者 方浩任)